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研究 郭哲 97875197877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研究
ISBN:9787519787745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郭哲
頁數:32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64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資料庫的基礎上,進行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思維體系的構建。在數據主導、全景式偵查及預測式偵查理念下,對涉腐數據收集、數據挖掘、數據預測、數據認知進行數據建模分析,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新模式。面對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的諸多困境,打破學科壁壘,藉助高新技術手段和設備完成對現有取證技術的創新性拓展。為保證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的合法性,在實體法方面對大數據證據採集的內容和標準、數據使用原則等問題進行立法規制的探討,實現數據共享與個人隱私保護雙贏;在程序法方面,對大數據背景下網路偵查的概念、偵查程序、取證方式和標準等內容進行界定和規制,實現國內到國際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體系化的建構。

作者簡介

郭哲,女,法學博士,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省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秘書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多項。著有《政府與市場》《法律中的邏輯》,主編《法律邏輯學》《法律邏輯學實用教程》《經濟法律通論》等教材,在《中國法學》《法學雜誌》《政法論壇》《學術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幾十篇。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動態
(一)大數據應用的研究現狀
(二)大數據與反腐敗的研究現狀
(三)大數據與偵查模式的研究現狀
三、本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創新點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內容
(三)具體研究方法
(四)創新點
第二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理論支撐
一、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相關概念界定
(一)大數據概念與偵查中的大數據
(二)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偵查模式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之特性
(四)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正相關影響
二、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學理依據
(一)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哲學理論依據
(二)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痕?學理論依據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系統控制論依據
(四)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數學理論依據
(五)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模式的法理學基礎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資料庫的構建模式
一、構建腐敗案件偵查專屬資料庫
(一)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分析模式結構
(二)腐敗案件偵查中的資料庫採集
(三)腐敗案件偵查中的子資料庫構成
(四)腐敗案件偵查中的數據分析與預測
二、腐敗案件偵查資料庫的構建規則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數據收集模式
(一)理念層面:塑造偵查人員大數據信息情報收集觀
(二)中樞層面:設置專門化的腐敗案件信息情報控制平台
(三)技術層面:凸顯數據挖掘技術在信息情報收集中的應用
(四)法律層面;注重相關人員的人權保護
(五)查防兼治層面:建立大數據監測評估體系
四、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數字化偵查的基本形式
(一)藉助公安內網進行數字化偵查
(二)藉助國際信息平台進行國際資本流動監測和統計分析
(三)藉助互聯網開展的數字化偵查
(四)藉助通信數字信息開展的數字化偵查
(五)藉助視頻監控數據開展的數字化偵查
(六)通過定位系統進行的數字化偵查
(七)其他數字化偵查的基本形式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偵查思維體系
一、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思維的獨特性
(一)小數據時代偵查思維與大數據時代偵查思維的區別
(二)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偵查形式的轉變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獲取偵查信息的變化
(四)信息引導偵查與傳統的腐敗案件偵查的思維模式的區別
二、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理念轉型
(一)數據主導偵查理念
(二)全景式偵查理念
(三)預測性偵查理念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數據應用的基本框架
(一)腐敗案件偵查中相關數據的收集處理
(二)數據認知與事實認定過程
(三)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數據分析模式
四、構建以「人」為中心的數據挖掘技術
五、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偵查思維過程實操
(一)調查公共數據
(二)提取個人存儲信息
(三)運用技術調查措施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域外考察
一、域外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機構與制度比較
(一)歐洲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機構類型與制度
(二)美洲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機構與制度
(三)亞洲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機構與制度
(四)我國香港特區大數據偵查腐敗案件機構與制度
二、域外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典型案例分析
(一)國外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典型案例分析
(二)我國香港特區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典型案例分析
三、域外大數據反腐偵查的經驗與啟示
(一)採取多種途徑提升政府的大數據反腐能力
(二)擴大數據覆蓋範圍提升數據質量
(三)發揮公眾監督增加數據的透明度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的中國實踐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腐敗案件模式的轉變歷程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運動反腐模式
(二)第二階段:1978∼2012年權力反腐到制度反腐模式
(三)第三階段:黨的十八大以後「法治+大數據」反腐模式
二、中國運用大數據查辦腐敗案件的實踐與經驗
(一)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揭示腐敗發生規律/173大西
(二)大數據為腐敗線索的發現、查處提供了技術助力
(三)依託大數據技術查辦腐敗案件的地方經驗
(四)基於黨的十八大以來300個全國腐敗案例的數據分析
(五)查辦腐敗案件數據分析的應用價值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大數據時代查辦腐敗案件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數據本身的困境
(一)信息化數據利用率差距明顯
(二)採集的相關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存疑
(三)相關數據的流動性和可獲取性較差
二、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三、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