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刑罰研究 (1736~1911) 張本照 97875228315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1,25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清代刑罰研究 (1736~1911)
ISBN:978752283157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張本照
頁數:6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5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史稿·刑法二》對清代刑罰種類的總結為基礎,將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死刑,下篇為流刑、徒刑、杖刑、答刑、枷號、贖刑、鎖帶鐵杆(石礅)等刑罰。本書採用了法律社會史的研究方法,注重刑罰實施及其效果的研究,圍繞著刑罰的實施「人」或者人群的表現也是本書的考察重點。本書力圖從整體上把握清代刑事政策的基本思路,認為清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總體上實施的是輕緩的刑事政策。這也是一種兩極化的刑事政策。在刑罰的實施中,固然常見嚴酷的官員和嚴厲的舉措,但這並不影響對清代輕緩刑事政策的總體判斷。畢竟,嚴的一極只針對少數不可教化之人,對大多數民眾寬厚的一極才是主要的。官場「立法嚴」的思想真實存在,但這不影響地方官「行法寬」的普遍存在。

作者簡介

張本照,男,1980年生於安徽六安,201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教師,主要從事法律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目錄

緒論
上編
第一章 清代刑事政策的基本思路——基於宋、元、明、清死刑人數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宋、元、明的死刑犯人數
第二節 清代死刑犯人數
第三節 對清代刑事政策基本思路的思考
小結
第二章 清代死刑的四個關鍵詞
第一節 皇帝的死刑決定權
第二節 人命關天
第三節 公開行刑
第四節 秋冬行刑
小結
第三章 清代決定死刑適用的一般程序
第一節 對「逐級審轉複核制」的簡單討論
第二節 州縣官作用的再探討——對「逐級審轉複核制」的第一點補充
第三節 對皇帝死刑決定權的再探討——對「逐級審轉複核制」的第二點補充
小結
第四章 清代決定死刑適用的特殊程序
第一節 速決的強調
第二節 恭請王命,先行正法
第三節 就地正法
餘論「就地正法」與「格殺勿論」的區別
小結
第五章 法場行刑
第一節 處決人犯公文的到達
第二節 綁赴法場
第三節 法場位置
第四節 行刑時間
第五節 行刑細節
第六節 京城行刑
小結
第六章 法場中的當事人和參与人
第一節 監斬官
第二節 犯人
第三節 劊子手
第四節 圍觀民眾
小結
第七章 清代死刑書寫的探討——基於清代文學作品和晚清來華外國人作品的考察
第一節 清代文學作品中的死刑
第二節 晚清來華外國人對死刑的書寫
小結
下編
第一章 流刑
第一節 清代流刑概述
第二節 流犯解配
第三節 官犯發遣之路
第四節 在配流刑犯人的管理
第五節 內地在配軍流犯人的生活
第六節 晚清流刑的改革
第七節 清代流犯數量的補充研究
小結
第二章 徒刑
第一節 清代徒刑概述
第二節 在配徒犯的管理
第三節 清代徒刑的地位
第四節 清代文學作品中的徒刑、流刑
小結
第三章 杖刑和笞刑
第一節 清代杖刑和笞刑概述
第二節 地方官打板子時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晚清報紙中的打板子
第四節 杖傷
第五節 晚清來華外國人眼中的打板子
小結
第四章 枷號
第一節 清代枷號概述
第二節 晚清報紙上的枷號
第三節 枷犯的管理
第四節 枷犯的體恤與枷號的效果
第五節 晚清來華外國人眼中的枷號
小結
第五章 贖刑
第一節 清初贖鍰積穀備賑政策的廢除
第二節 清代贖刑概述
第三節 內結案件贖刑的適用
第四節 外結案件贖刑的適用
小結
第六章 鎖帶鐵杆、石礅刑
第一節 鎖帶鐵杆、石礅刑概述
第二節 嘉慶后鎖帶鐵杆、石礅刑得到推廣實施的原因
第三節 鎖帶鐵杆、石礅犯人的管理與鎖帶鐵杆、石礅刑的效果
小結
第七章 其他刑罰
第一節 割腳筋
第二節 貫耳鼻
第三節 站籠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