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研究 ISBN:9787201192857 出版社:天津人民 著編譯者:郭旭紅 頁數:2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42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上,中國經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本書按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結構本身演變的特徵,將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結構變遷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探討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時期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特徵、動因機制及取得的主要成效,並橫向比較不同大國工業化與工業結構升級的內在關係,為中國由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理論借鑒與實踐基礎。作者簡介 郭旭紅,女,1983年生,河南商丘人。經濟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講師。2015-201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宏觀經濟。近年來,在《人民日報(理論版)》《中共黨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權威報紙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經濟史》轉載。專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增長速度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主持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中國70年產業結構演變研究」(項目編號19BJL010)。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項目「百年中國金融思想學說史」的子項目「百年中國保險思想研究」。目錄 第一章 工業結構的合理化調整(1978-1997年)第一節 優先快速發展重工業下的工業結構(1949-1978年) 一、工業結構由基本均衡到嚴重失衡 二、國有工業所有制結構 三、工業行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四、放任減排的能源工業結構 五、工業結構由基本均衡到嚴重失衡的主要因素 六、優先發展重工業下工業結構的主要成效 第二節 糾正失衡和均衡發展的工業結構 一、工業結構的「撥亂反正」階段(1978-1984年) 二、以消費升級驅動的輕工業為主導階段(1985-1997年) 三、工業結構扭曲得以矯正 第三節 工業結構初步升級的內在動因 一、現代化發展「三步走」戰略下工業建設指導方針的調整 二、由片面發展重工業向產業協調發展模式轉變 三、國有經濟減少、非公有制經濟壯大的工業所有制結構 四、全方位發展開放型的工業化戰略 五、在開放中加快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 第四節 工業競爭優勢初步形成 一、豐富的勞動力供給和製造業競爭優勢初步形成 二、工業增長由供給約束向需求約束轉變 三、工業品逐步走向國際市場 四、工業化進入承前啟後的轉折時期 第二章 重化工業重啟下的工業結構(1998-2012年) 第一節 工業結構再次重型化的主要特徵 一、基本形成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增長格局 二、產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 三、工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四、產業結構呈現高級化發展態勢 第二節 工業結構再次重型化的主要因素 一、消費結構升級和投資強勁增長 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製造業規模優勢得以釋放 三、從現代企業制度的產權改革到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並舉的開放戰略 五、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潛力 第三節 重化工化重啟下工業結構的成效 一、整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二、成為世界工業大國 三、成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和全球投資大國 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章 經濟高質量發展下的工業結構(2012-2021年) 第一節 面臨的國內外環境 一、國際環境的機遇和挑戰 二、國內環境的機遇和挑戰 第二節 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特徵 一、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 二、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三、製造業質量競爭力顯著增強 四、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 第三節 工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動因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二、科技體制改革邁出堅實步伐 三、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 五、「雙向」投資高質量發展 第四節 工業結構優化的輝煌成就及主要問題 一、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 二、工業增長動能持續轉換 三、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四、人民生活質量和社會共享水平全方位躍升 五、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第四章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下的工業結構 第一節 外部環境和內部基礎 一、全球價值鏈深度調整和重構 二、科技創新成為大國競爭的重中之重 三、改革進入深水區,全面開放難度增大 四、邁向工業強國進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五、工業結構加速優化調整 六、科技自立自強築牢國家強盛的根基 第二節 重大戰略任務 一、實現由高速度工業向高質量工業化的轉變 二、建立結構合理的製造業產業體系 三、建立區域經濟和就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四、建立創新引領的工業技術體系 五、建立開放共享的全球價值鏈支撐體系 六、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製造業體系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