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通向敘事之路-虛構寫作十講 ISBN:9787559868459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張清華 叢書名:張清華作品系列 頁數:41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36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由北師大教授張清華「文學創作理論與實踐」的課程講稿整理而成,從寫作的文化身份問題、如何升華現實經驗、文學對現實的倫理溢出、小說敘述的兩個向度、個人經驗與公共經驗的連通等不同的角度講解虛構寫作。作者作為創研者和教學者,從事過詩歌、散文創作,融合了幾重身份經驗,以創作者會遇到的寫作問題切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揭開了文學創作的「神秘」面紗,為創作實踐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具體寫作方法,是一部具有較強指導性的創作參考書。作者簡介 張清華,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9年),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著有《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內心的迷津》《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天堂的哀歌》《文學的減法》《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猜測上帝的詩學》《穿越塵埃與冰雪》等著作14部。涉獵詩歌與散文隨筆寫作,出版散文隨筆集《海德堡筆記》《隱秘的狂歡》《懷念一匹羞澀的狼》,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一隻上個時代的夜鶯》等。曾獲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度批評家獎等。曾應邀講學德國海德堡大學(2000—2001年)、瑞士蘇黎世大學(2006年,2012年)等。目錄 I 虛構寫作十講·之一 關於「自我」,或寫作的文化身份問題一 作者與文本間的因果與互證 二 不同時代的文化人格類型 三 新文學以來寫作者文化人格的演化 四 人文主義精神與寫作者的文化身份 II 虛構寫作十講·之二 從虛構開始,到有效煉意 一 「真實」與「虛構」的關係 二 虛構的理解和操作:一個案例 三 虛構與敘述中的增值:又一個例子 四 以「寓言」賦予虛構意義:一個偉大的例子 III 虛構寫作十講·之三 如何將現實經驗升華為精神性命題 一 去往靈魂處境的現實 二 如何洞燭和彰顯人性的幽暗 三 歷史敘事的心靈化處置 四 如何使歷史和現實變為寓言 IV 虛構寫作十講·之四 僭越與豁免:文學對於現實的倫理溢出 一 寫作者的倫理旨歸與主體拷問 二 藝術倫理對世俗倫理的僭越 三 詩歌寫作中的「道德豁免權」 四 寫作中暴力問題的倫理尺度 V 虛構寫作十講·之五 如何向一個古老的敘事致意 一 什麼是「原型」,又如何向其致意 二 原型的類型有哪些 三 一個「物歸原主的原型」 四 一個當代的複製:《一壇豬油》 VI 虛構寫作十講·之六 戲劇性和抒情性問題:小說敘述的兩個向度 一 小引 二 何為小說的戲劇性與抒情性 三 敘事中的戲劇性:對話與復調 四 典型的復調小說:《花腔》及其他 五 抒情性、「意象小說」及其他 VII 虛構寫作十講·之七 如何使作品的結構獲得形式感 一 什麼是作品的形式和形式感 二 魯迅小說中的細節「重複」與形式感 三 先鋒派小說例子:形式主義要素 四 長篇小說中的形式與「中國故事」的講法 VIII 虛構寫作十講·之八 如何構建敘述的歷史與無意識兩種深度 一 小引:通向歷史或現實深度的道路 二 代際經驗書寫與可能的歷史深度 三 歷史與無意識的混合:深度構建的策略 四 通過無意識抵達歷史之癢或歷史之病 IX 虛構寫作十講·之九 如何寫一篇「創作詩學」的學位論文 一 文學研究的框架、概念與幾個關鍵維度 二 「創作詩學」研究的是寫作的機理與奧秘 三 創作詩學的選題:一些例證分析 X 虛構寫作十講·之十 從精神人格和公共經驗的角度看 一 尋找寫作的精神原型或思想背景 二 尋找原始的精神母體 三 人格見證對於寫作的感召和引領 四 公共性、經驗化與作品價值的提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