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藝術思想與史學論稿 王洪偉 978757012700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東教育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中國藝術思想與史學論稿
ISBN:9787570127009
出版社:山東教育
著編譯者:王洪偉
叢書名:中國藝術學研究書系
頁數:4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33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論稿是近十年來我對中國藝術思想和史學問題的一些粗淺思考,依據論述內容分為四編。 第一編《20世紀中國藝術思想探微》涉及六個問題。第二編《中國藝術史學問題研究》包含六個方面。第三編討論了域外一些學者的中國藝術史研究成果。第四編以畫作考證和畫意闡發為主旨。附錄《梁武帝蕭衍與關係研究》一文,是在當年碩士論文的基礎上略做文辭語句修改而成。

作者簡介

王洪偉,哲學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出站博士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學》輯刊副主編。長期從事明清山水畫史、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已出版《民國時期山水畫南北宗問題學術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風格與境遇:董其昌干冬景山水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2020年版)等7部著作,在《文藝研究》《清華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編20世紀中國藝術思想探微
康有為非「美術革命」論者
康有為與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知識分子的區別
「虛君共和」等政論思想對《畫目》奇談異說之影響
「什麼是我們的坦途?」
民國時期中西繪畫「結婚論」
文明「調和論」視野下的「結婚論」
繪畫界對「結婚論」的思考
緣于情揆諸史發乎畫
「回」與「不回」的人生抉擇
巴黎大學城的夜談內容
吳冠中回國原因與藝術創作「母土」觀念
哲學與藝術之間
理性與感性兩種思維之困擾
熊秉明對雕塑藝術及民族氣質的漸進認識
第二編 中國藝術史學問題研究
「故宮」變遷與兩卷《富春山居圖》真偽
乾隆皇帝開啟兩卷《富春山居圖》真偽爭端
故宮文物南遷與吳湖帆的奇遇
徐復觀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學者的學術交鋒
「畫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圖》「合璧展」之前因後果
滕固美術史論著學術價值述略
《中國美術小史》在民國美術通史中的獨特意義
唐宋繪畫斷代史研究與「風格分析」理論的引入
童書業的畫史研究觀念與方法論
前期畫史研究疑古辨偽與「新漢學」方法
後期畫史研究釋古思路與「新宋學」方法
附:童教英教授致曹瑞峰編審信
「華化」視野下的元代西域籍畫家
史學還是批評學
吳冠中藝術思想與實踐探索的歷史容量
史學與批評學「共生」之意義
臨鑒意識對山水畫史斷代研究價值芻議
關於中國畫史分期的史學資鑒
以臨鑒意識為畫史分期標準的初步嘗試
第三編 域外學人學案研究
內藤湖南對「南畫」的研究貢獻
「南畫」的歷史境遇及內藤湖南的治學特點
內藤湖南對「南畫」的正名及對其藝術精神的推揚
金原省吾《東方美術論》與「東亞」地緣秩序
抗戰期間中日學者的研究動態
《東方美術論》的戰時擴張色調
濱田耕作與《東亞文化之黎明》
大村西崖對日本「文人畫」復興的推動
「文人畫」在近代日本的歷史境遇
大村西崖的「文人畫」觀念
近代日本社會狀況與中國美術史研究
走出「日本影響」研究模式
從「東洋」到「東亞」
蘇利文的中國現代藝術變革觀
西方衝擊一中國回應從現象走向理論的必然性
蘇利文建構中國現代藝術變革的雙重標準
中國美術史研究中的「臨仿」現象探析
班宗華對高居翰論證思路的「臨仿」及其創意性
《婉孌草堂圖》的創作情境決定其畫法淵源
列文森理解明清文人繪畫之史學觀念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的基本史學思路
明清文人繪畫「非職業化」與近代早期中國社會
第四編 畫作考證與畫意闡發
《臨郭恕先山水》紀年與「粉本」諸問題讞疑
創作時間與「春跋」「秋跋」之關係
所,臨「粉本」問題
雲山圖上寄微言
題畫詩與雲山圖釋義
葉向高的政治境遇與董其昌所感「近事」之關係
傳王維三件雪圖長卷流傳與母本探源
關於王維三件雪圖長卷的流傳
主題畫意決定最早母本創作時代
畫史雜談與補遺
文人山水畫中的「自然」與「名教」
明代宋濂的繪畫觀
晚明山人陳繼儒的「並介」人生
論宋旭《山林精舍圖》及其與松江畫派之關係
董其昌的三件古畫彙編
董其昌《山水圖冊》
「黃石公」或另有所指
附錄 梁武帝蕭衍與《清商曲辭》關係研究
梁武帝蕭衍與《清商曲辭》關係研究
第一章 蕭衍對《清商曲辭》的接受和拓展
一、《清商曲辭》名實辯義
二、蕭衍對《清商曲辭》的接受原因考
三、蕭衍對《清商曲辭》的開拓
第二章 梁代《清商曲辭》創作
一、梁代後宮《清商曲辭》創作
二、梁代文士《清商曲辭》創作
第三章 蕭衍提倡《清商曲辭》創作對詩歌聲律的影響
一、蕭衍「不遵用四聲」的原因
二、蕭衍對詩歌聲律發展的悖論性影響
第四章 蕭衍與《玉台新詠》的編纂
一、蕭衍如何看待文集的編纂
二、《清商曲辭》入選《玉台新詠》之意義
餘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