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中華考工要論 (精) 潘天波 97875741042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齊物-中華考工要論 (精)
ISBN:9787574104266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
著編譯者:潘天波
叢書名:考工格物
頁數:2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4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考工匠物雖萬千,理論精神齊如一。本著基於中華文化批評傳統的視角,以中華考工歷史為依據,聚焦圍繞從戰國時期《考工記》到清代《考工典》的考工知識體系,系統闡釋中華考工理論體系之精髓與概貌,並剖析中華考工的理論體系、精神體系與批判體系,還原與建構中華考工學理論的話語體系及其生成邏輯,展示中華考工與中國文化批評傳統的獨特淵源關係。

作者簡介

潘天波,安徽無為人,藝術史博士,中國藝術文化史學者,江蘇師範大學工匠與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負責人,央視百家講壇《好物有匠心》主講人,年榜「中版好書」「鳳凰好書」和月榜「中國好書」作者,江蘇南京社會科學普及公益導師,江蘇南京長江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合作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多項,在全球藝術史、絲路藝術史、工匠文化、藝術文化傳播等領域作出獨特貢獻。

目錄

引論 考工文化的周邊
一 工匠文化原有分析框架的檢討與研究假設
二 工匠文化的周邊:一種分析框架
三 工匠文化的核心:工匠精神及其展開
第一章 《考工記》的知識考古
一 對《考工記》原有分析範式的探討
二 從《考工記》到「考工記」
三 《考工記》的書寫模式
四 「考工記」的書寫路徑
五 幾點啟示
第二章 中華考工學:歷史、邏輯與形態
一 被引進的設計學:近現代國學衰微之徵候
二 從《考工記》到《考工典》:中華考工學的歷史與邏輯
三 中華考工學:理論體系形態及其傳承創新
第四章 《考工記》的合「禮」與技術
第五章 先秦的關係戶:士與匠
第六章 中華考工之問: 「學者一工匠問題」
第七章 《考工記》:中華工匠精神核心基因
第八章 《髹飾錄》:中華工匠精神核心理論體系
第九章 匠俗的《魯班經》
第十章 工匠精神,即人文精神
第十一章 「羞澀」的工匠精神
第十二章 工匠精神:優才制度的暗光
第十三章 工匠精神的重構
第十四章 工匠精神的社會化傳承
第十五章 工匠範式:唐代詩學批評
第十六章 匠作之喻:中國詩學批評的工作方式
第十七章 考工文化批評:一種解構
參考文獻
跋 潘天波《考工格物》書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