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貲物-漆的全球史 (精) ISBN:9787574104600 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 著編譯者:潘天波 叢書名:考工格物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6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按照時間脈絡,講述了中國漆藝向世界傳播的偉大曆程,從漢唐到宋,元,明直至清,之後又補充講述了十八世紀海上絲路漆器的展開,中美文化的互溢,以及中國向全球輸出文化與美學思想的意義。智慧的中華先民不僅創造了大漆藝術,還創造了永世不衰的大漆文明,尤其是在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絲路漆物所傳遞的文化顯示出了中國文化的世界性軸心地位,絲路漆藝之美有力地呈現出中國與世界美學思想融合的態勢。內容簡介 漆,從她的母體流出,一種炎黃精神詩學也隨之誕生。漆,與工匠握手,用她的心與愛孵化了工匠精神,培育了一代代漆工名匠,最終形成了奢華的一滴淚的藝術——漆藝。智慧的中華先民不僅創造了大漆藝術,還創造了永世不衰的大漆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增添了精彩的一筆。在全球視角下,中國漆藝的全球傳播是中國文化與美學的一次「遠征」,它能確證中國向全球輸出文化與美學思想的典範意義,中國漆藝所傳遞的文化與美學顯示了中華文明的全球性軸心角色,也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全球身份與世界地位。作者簡介 潘天波,安徽無為人,藝術史博士,中國藝術文化史學者,江蘇師範大學工匠與文明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負責人,央視百家講壇《好物有匠心》主講人,年榜「中版好書」「鳳凰好書」和月榜「中國好書」作者,江蘇南京社會科學普及公益導師,江蘇南京長江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合作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多項,在全球藝術史、絲路藝術史、工匠文化、藝術文化傳播等領域作出獨特貢獻。目錄 引論 漆向全球一 中國漆器海外輸出的緣起 二 中國漆器海外輸出的契機 三 中國漆器海外輸出的途徑 四 中國漆藝的世界文化身份與地位 第一章 漢唐漆路:外溢初始 一 漢唐海陸絲路漆藝 二 漢唐文獻所載漆器貿易 三 漢唐西域與內陸漆藝文化互動 四 漢唐漆藝的海外印象及影響 五 漢唐漆器海洋貿易透入中國社會文化 第二章 宋代漆路:耦合視界 一 耦合史境 二 耦合契機 三 耦合途徑 四 耦合效應 第三章 元代漆路:從部族到國家 蒙古部族性漆器文化生產 二 元代國家漆器文化生產 三 元代國家海上絲路漆器貿易與輸出 四 元代國家海上絲路漆器文化外溢 第四章 明代漆路:邊界視域 一 主體邊界與漆器文化生產 二 國家邊界與海上絲路漆器貿易 三 藝術邊界與海上絲路漆器文化溢出 第五章 清代漆路:想象與環流 一 清代海上絲路漆器的貿易輸出 二 清代海上絲路漆器文化外溢的他者想象 三 清代海上絲路漆器文化的世界環流 第六章 十八世紀海上絲路漆器的展開 一 十八世紀的海洋議程及海上絲路 二 十八世紀「昂菲德里特」商船與中法漆器貿易 三 被溢出的十八世紀中國漆器文化在法國宮廷展開 四 十八世紀中國漆器文化在法國的嵌入 五 十八世紀中國漆器文化在法國的閱讀 第七章 漆器:中美文化互溢的視點 一 「中國皇后號」開啟中美海上漆器貿易 二 中國漆文化在美國的早期傳播 三 1884年引進美國糅漆文本《玩彩致美》 四 二十世紀早期福建「沈家店鋪」漆器在美國 第八章 漆器:走向全球的中國美學 一 漆藝:中國美學思想的《聖經》 二 絲綢古道與漆藝:漢代美學思想的輸出 三 「唐風」與漆藝:澤被東西的大唐美學思想 四 奢華的絲路漆藝:十七至十八世紀的中國風格與洛可可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二 外譯文獻 三 外文文獻 跋 潘天波《考工格物》書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