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恐懼-溯源,演變與價值 王斌 978722013380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四川人民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技術恐懼-溯源,演變與價值
ISBN:9787220133800
出版社:四川人民
著編譯者:王斌
頁數:31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28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類技術發展史也是人類技術崇拜史、恐懼史,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及其對人類生活的滲透融合,技術的正、負效應也日益顯現並引起人類的崇拜和恐懼反應,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崇拜和技術恐懼。技術崇拜,崇拜什麼?技術恐懼,恐懼什麼?技術恐懼的心理魔障如何破解?如何科學管理恐懼、自如駕馭技術? 本書以技術恐懼的歷時性過程演變、共時性形態演變和文化性演變為基礎,系統論述技術恐懼依附於技術並伴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演變的過程,深入剖析技術恐懼的主體性、客體性和文化性三大特點,為現代人群深刻理解、積極應對技術恐懼提供哲學依據、心理動力和文化之牆。 作者提出從技術恐懼走向技術敬畏,不僅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實現主客體雙向交互過程,還能推動追求技術客體性的至臻至美、探索人類主體性的至真至善這兩者的共融共進,最終實現人類對技術恐懼的價值升華與觀念重塑。

作者簡介

王斌,男,漢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巴中人,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西南科技大學社會心理服務與心理危機干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特聘研究員,兼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事災難與危機心理、青少年心理、積極心理團體和技術恐懼哲學等研究,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心理學教指委項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四川省哲社基金項目等15項,聯合申報並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已發表論文《技術恐懼的中國文化心理分析》等20餘篇,主編學術著作《青少年網路犯罪的心理分析與防治》等2部,獲授權專利4項。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從恐懼到技術恐懼
一、從恐懼到技術恐懼
二、國內外技術恐懼研究現狀
三、如何更好地開展技術恐懼研究
第二章 概念:技術恐懼是什麼
一、技術是什麼
二、恐懼是什麼
三、技術恐懼是什麼
四、技術恐懼的類型
第三章 溯源:技術恐懼從哪兒來
一、現代技術恐懼正式誕生
二、近現代技術恐懼初具雛形
三、近代技術恐懼思想啟蒙
四、古代技術恐懼文化萌芽
五、遠古技術恐懼神話起源
六、技術恐懼溯源的哲學審思
第四章 演變:技術恐懼「變變變」
一、第一變:技術恐懼的歷時性過程演變
二、第二變:技術恐懼的共時性形態演變
三、第三變:技術恐懼的文化性演變
四、萬變不離其宗:技術恐懼的演變規律
第五章 「恐懼什麼」:技術恐懼的客體性解析
一、機器技術恐懼指向具象化的客體實在性
二、互聯網技術恐懼指向抽象的客體存在性
三、核技術恐懼指向技術客體的風險破壞性
四、生物醫學技術恐懼指向技術客體的未知不確定性
第六章 「誰在恐懼」:技術恐懼的主體性解析
一、技術恐懼的主體性反應
二、技術恐懼的主體性解析
第七章 「恐懼如何表達」:技術恐懼的中國文化解析
一、敬畏和謙卑是古代中國技術恐懼的基礎
二、自負和自卑交互作用形成近代中國技術恐懼文化獨特性
三、當代技術恐懼與文化自信
四、未來技術恐懼的文化整合
第八章 整合與重塑:技術恐懼的價值
一、技術恐懼的客體性價值
二、技術恐懼的主體性價值
三、技術恐懼的價值整合
四、價值升華與重塑:從技術恐懼走向技術敬畏
第九章 「我們到哪兒去」:技術恐懼治理
一、代達羅斯技術迷宮的哲學啟示
二、中國特色的技術恐懼治理體系建構
參考文獻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