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著作權法的理念轉變與制度重塑 ISBN:9787513093217 出版社:知識產權 著編譯者:曾青未 叢書名:法學研究文叢 頁數:2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10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著作權的理念轉變與制度重塑為主題,深入探討著作權法理念的轉變問題,在揭示當前著作權理念的不足后,旗幟鮮明地提出應當樹立促進作品利用的新理念,並以新理念為指引,通過「賦權-限權」體系完善著作權制度,對演繹作品的利益分配進行全方位解讀,同時還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在著作權領域的爭議加以評析。作者簡介 曾青未,法學博士,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講師。201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知識產權法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版權法、商標法以及競爭法。迄今為止,在《知識產權》《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C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曾獲湖北省經濟法學研究會論文一等獎。同時,主持和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中國法學會項目以及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等項目。目錄 導論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現狀 三、研究內容 第一章 著作權法與創作行為 第一節 著作權法的起點 一、創作行為 二、原創與演繹 第二節 創作行為的擴張 一、從原創到演繹的傳統擴張 二、新型創作行為的繼續擴張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著作權法理念的確立與轉變 第一節 著作權法理念的確立 一、自然權利與功利主義的保護理念 二、保護對象的變化:作品-創作者-投資者 第二節 著作權法理念的轉變 一、促進創新的「浪漫主義」與「價值虛無」的功利主義 二、工具主義下公平分配的理念詮釋:從控制到利用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著作權法的制度重塑 第一節 著作權法的體系重塑 一、著作權法的體系 二、賦權-限權體系 第二節 賦權制度重塑 一、作品體系重塑 二、權利體系重塑 第三節 限權制度重塑 一、限權制度理念詮釋 二、合理使用制度重塑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新理念應用:以演繹作品保護為例 第一節 演繹作品保護的利益兼顧 一、演繹作品保護中的利益分配觀 二、演繹作品保護模式的選擇 第二節 演繹作品保護的利益區分 一、演繹作品的豁免 二、演繹作品的限制 三、演繹作品的保護 四、演繹作品獨創性認定與利益衡量 第三節 演繹作品的利益分配 一、宏觀層面的利益分配 二、微觀層面的利益分配 三、演繹作品的利益分配解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新制度適用:以AIGC保護為例 第一節 AIGC的保護困境與進路 一、AIGC的著作權法保護困境 二、AIGC的著作權法保護進路 第二節 AIGC的獨創性表達界定 一、演繹性創作亦屬於創作 二、生成演算法的表達認定 三、生成內容的獨創性考量 第三節 開放式傳播權的保護適用 一、權利體系的開放式構成 二、生成作品保護的適用規則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