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族精神回溯與自我認識的史書-普魯茨科夫主編的《俄國文學史》研究 ISBN:9787301349946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汪介之 頁數:4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01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蘇聯科學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普希金之家)所長、俄國文學史研究專家普魯茨科夫主編的四卷本《俄國文學史》,推出后的三十年間一直是蘇聯及俄羅斯本土文學研究領域的經典文獻,為各國從事該領域研究的人士所參考和徵引。圍繞四卷本「科學院版」《俄國文學史》的譯介問題,國內學者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展開過多次討論。 本著梳理了該項翻譯工程如何全面呈現蘇聯時期一流學者所描述的從10世紀至十月革命前俄國文學的發展進程,展示這一千年間俄國文學的歷史演變、藝術成就、思想價值、文化蘊涵和美學特色;在和國內外同類著作的比照中,深入揭示這套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史著作所體現的文學史觀念、主導思想和編撰原則,發現其結構方式、方法論特點和話語特徵,探明文學史研究、文學理論建構和文學創作之間的互動關係,為我國學界和廣大讀者進一步全面認識俄國文學的成就、面貌和特色,為更新文學史觀念、優化文學史研究方法和推動文學史編寫水平的提升,為建構科學的、完善的文學史學、文藝理論與文學批評話語體系提供有價值的參照。作者簡介 汪介之,安徽廬江人,1986年6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研究生院,1994至1995年前往俄羅斯莫斯科普希金語言學院訪學,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學科帶頭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俄羅斯文學、中外文學關係研究。已出版《俄羅斯命運的回聲》、《選擇與失落:中俄文學關係的文化觀照》、《遠逝的光華:白銀時代的俄羅斯文化》、《回望與沉思:俄蘇文論在20世紀中國文壇》、《流亡者的鄉愁:俄羅斯域外文學與本土文學關係述評》、《伏爾加河的呻吟——高爾基的最後20年》、《俄羅斯現代文學史》等學術專著10部,發表論文110餘篇。曾多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詩學視域中的帕斯捷爾納克小說研究」。目錄 前言一 國內外俄國文學史結撰的宏觀描述 1 俄羅斯—蘇聯學界的俄國文學史建構歷程 2 西方學界的俄國文學史著述概覽 3 中國學界的俄國文學史編寫 二 普魯茨科夫《俄國文學史》書寫的學術背景 1 文化語境與學術資源 2 重建《俄國文學史》的主體優勢 三 《俄國文學史》的篇章結構 1 關於俄國文學史進程的分期 2 全書的卷次劃分與體例安排 3 關於社會文化語境的描述 4 關於文學運動、流派和作家群的觀照 5 關於重要作家的個人專論 四 《俄國文學史》的思想史價值 1 「俄國知識分子的思想體系」 2 民族精神生活史的藝術呈現 五 《俄國文學史》方法論探源 1 歐洲文學史研究與批評遺產的借鑒 2 俄國文學史研究與批評傳統的繼承 3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藝觀的浸潤 六 《俄國文學史》的書寫方式 1 在世界文學史視域中考量民族文學史 2 史論結合:問題意識的貫穿 3 探索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進程 七 《俄國文學史》的學術局限 1 二元對立模式的印痕 2 作家評價中的可商榷之處 3 被忽略或被遺忘的 八 《俄國文學史》的啟示意義 1 使命意識 2 著者陣容 3 求真精神 4 寫出「文學的」歷史與文學的「歷史」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俄羅斯文學與現代化轉型之關係的歷史回望 一、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徘徊 二、知識階層使命與命運的尋思 三、苦難體驗、憂患意識和沉鬱蒼涼的底色 《俄羅斯現代文學史》編撰中的若干思考 一、關於「現代」與「當代」的提法 二、關於白銀時代的終結 三、關於「俄羅斯域外文學」與「俄羅斯僑民文學」 四、幾個具體問題 20世紀俄羅斯文學史編撰的基本思路 「20世紀俄羅斯文學」概念提出與使用的必然性 「蘇聯文學」和「蘇聯文學史」仍有其獨特價值 「20世紀俄羅斯文學史」的構成 構建文學史的觀念與方法的更新 《俄國文學史》 目錄 《劍橋俄國文學史》 目錄 《牛津俄國文學史》 目錄 西方文學史、文化史名人譯名表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