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偏見 伊恩.莫里斯 978752176027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歷史的偏見
ISBN:9787521760279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伊恩.莫里斯
頁數:3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992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跨越兩萬年的人類價值觀演變史,講述了人類在這段廣闊的歷史時期,對「暴力」與「不平等」的看法如何悄然而必然地發生轉變。 作為當代人,我們如何理解原始社會絕對平均地分配食物,並且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為何封建社會的居民能接受等級制度的壓迫,對男女不平權的容忍度極高?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些觀念過於陳腐落後,但事實上,以當下的視角評判過去的價值觀,是一種「歷史的偏見」。 在這本書中,全球知名歷史學家伊恩·莫里斯大?地提出,是人類獲取食物、燃料等物質能量的強弱,決定了社會的形態和與其相配的價值觀。因此,每個時代的價值觀都是得其所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物質匱乏的覓食社會,族群以生存為第一要務,不惜頻繁動用暴力保護自己的資源;而在農業社會,定居生活使人們有機會積累更多的物質能量,渴望安穩的他們接受了等級制度所締造的寧靜生活生存、繁衍、發展,這些與時俱進的價值觀保障了物質能量的進一步積累,推動人類社會邁向更高的階梯。 伊恩·莫里斯以非凡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意識,從宏觀視角,結合考古學、地理學和生物學等研究成果,論述了物質力量如何悄然影響,進而撼動人類已秉持兩萬年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並反思了人類有無可能正在為自己的滅絕鋪路。 這本書為現代人理解乃至寬容過去時代的價值觀提供了一種解釋的基礎,亦為我們更客觀地理解當下世界的多元價值觀搭建了一座及時且必要的橋樑。

作者簡介

伊恩·莫里斯,全球著名歷史學家、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和古典文學教授。中信出版集團2014年度致敬作者。已出版《西方將主宰多久》《文明的度量》等多部著作,得到學術界和讀者的一致好評。其中,《西方將主宰多久》榮獲《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經濟學人》年度圖書、國際筆會/福克納獎圖書、「益得書摘」國際圖書獎、英國奧威爾圖書獎(入圍)、FT中文網年度薦書等,入選首期「解放書單」;《文明的度量》入選「中國大眾好書榜」等。

目錄

導論 斯蒂芬·馬塞多
正篇
第一章 每個時代的觀念都是得其所需
喬治先生的故事
不同社會體系的價值觀分歧
歷史的詮釋與理解
一些「歪論」
歷史學家的錯誤
第二章 覓食者時代
覓食者是什麼人
證據
覓食者時代的能量、人口和社會組織
昆桑人的「大首領」與肖肖尼人的「兔老大」
第三章 農業時代
農夫是什麼人
證據
農業時代的能量、人口和社會組織
阿格拉里亞
重返阿西羅斯
第四章 化石燃料時代
化石燃料使用者是什麼人
從尋找證據到過濾海量證據
工業時代的能量、人口和社會組織
社會發展如何塑造新的價值觀
阿西羅斯之後:塔利班槍擊事件
第五章 人類價值觀的演變:
生物、文化與未來觀念的形成
生物進化的準則:紅皇後效應
從覓食到農業社會的演變
從農業到化石燃料社會的演變
要往何處去
評論篇
第六章 論「每個時代的觀念都是得其所需」的想象意識形態 理查德·西福德
第七章 衡量人類歷史價值觀的局限 史景遷
第八章 永恆的價值觀、進化的價值觀和自我的價值觀 克里斯蒂娜·M 科斯嘉德
第九章 燈火闌珊處:文明崩潰后的人類價值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回應篇
第十章 我對一切事物的正見
我的回應
兩個假設
主張1:三個階段,三種社會形態
主張2:能量來源與人類價值觀
喬治先生犯錯了嗎
21世紀的演變核心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