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早期電影與外來影響 ISBN:9787559475213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 著編譯者:胡文謙 叢書名:南京師範大學戲劇影視文叢 頁數:3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71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電影在接受外來影響,以及模仿、借鑒外國電影的基礎上,對民族傳統進行了現代性闡釋和創造性轉化的深度探索。本書以歷史文獻及影片文本為基礎,採取比較研究的方法視野,以類型片作為研究對象,闡釋了如何在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去創造具有人類普遍價值的現代民族電影的核心主題。 書中主要探討了中國早期電影與外國電影的影響關係的形成,論述了中國早期電影是如何在外來影響下,以創建中國現代民族電影為宗旨,艱難地推進「現代民族電影」初創的,同時梳理了這一探索過程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經驗教訓。作者簡介 胡文謙,1984年生。文學博士(中國南京大學、美國布朗大學聯合培養),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電影及戲劇的教學和研究。 主要學術成果:于全國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有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舞台藝術(戲曲戲劇)》全文轉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中國早期電影與外來影響》(16YJC760017,已結項);作為骨幹參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理論大系》,該項目獲第八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一等獎(2020)、第十五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侶);作為骨幹參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二十世紀中國話劇創作主潮》,撰寫香港話劇部分。目錄 緒論第一章 從模仿西方到創建中國現代民族電影——中國早期電影與外國電影關係概述 (一)從引進到模仿(1905—1913) (二)從模仿到嘗試(1913—1923) (三)從嘗試到創造(1923—930) 第二章 滑稽片和偵探片——中國早期電影與好萊塢(一) 第一節 滑稽片:Keystone打鬧喜劇的模仿 (一)大洋彼岸傳來滑稽笑聲 (二)美國喜劇片的「塞納特傳統」 (三)「從文明戲的骨架里復活起來」 (四)「尚不能認為真正滑稽片」 第二節 偵探片:兇殺、懸念和驚險 (一)美國偵探片在中國之反響 (二)「『危險』與『離奇』最能掀動觀者之心」 (三)「機關之巧妙,武藝之高強」 (四)功過是非偵探片 第三章 言情片、倫理片和社會片——中國早期電影與好萊塢(二) 第一節 言情片:男女之情融畫入影 (一)言情片「也相當受過關國電影的影響」 (二)透過哀情、愛情、艷情搬演人生 (三)電影的性格描寫和情感表現 (四)「蓋影戲之要素為美也」 第二節 倫理片:「在營業主義上加一點良心」 (一)攝製「銀幕上的倫理劇」以「矯正世俗」 (二)「嚴正道德的基調和濃厚教誡的目的」 (三)「用藝術的方式,將戲表現出來」 (四)通俗易懂熱鬧刺激的影像呈現 第三節 社會片:「移風易俗,針砭社會」 (一)借鑒美國電影描寫中國社會人生 (二)揭示社會問題以批判現實黑暗 (三)電影的文學深度和現代意識 (四)「實不啻現代社會之寫真」 第四章 古裝片和武俠神怪片——中國早期電影與好萊塢(三) 第一節 古裝片:「發揚國光,顯明民性」 (一)「發奮而起,能為歷史之影片」 (二)美國「歷史片」和中國「古裝片」 (三)古裝片的現代意識與反現代性 (四)古代社會生活的不同影像敘事 第二節 武俠神怪片:劍客俠士神力超然 (一)從武俠片到武俠神怪片 (二)現實社會內涵與俠義精神 (三)類型敘事:武俠、神怪和情愛 (四)鏡頭畫面光影的影像奇觀 第五章 歐洲電影的接受和影響 (一)好萊塢大潮中的歐風東漸 (二)「室內劇電影」與中國早期寫實片 (三)表現主義、印象派等電影形式主義借鑒 第六章 電影觀念的借鑒與建構 第一節 「影戲」:「傳播文明」與「影」「戲」藝術 (一)「影戲為傳播文明之利器」 (二)「影戲是由扮演的戲劇而攝成的影片」 (三)「電影劇」是「電影術」與「戲劇」的結合 (四)「影劇是一種獨立的藝術」 第二節 「使電影從『餘興』轉變為『藝術」』——格里菲斯與中國早期電影觀念 (一)「電影攝影機是研究人類的器具」 (二)「期以極深刻之印象,鐫入人心」 (三)「表演動作及化裝等,均與人類的真實無異」 (四)「以美為根據,而製成動的圖畫」 第三節 「有代表電影改進時代之價值」——卓別林與中國早期電影觀念 (一)「電影將成為人類之寫真」 (二)「歸根結底都不過是一種對人的認識」 (三)喜劇片:「有藝術價值的滑稽」 (四)導表演:戲劇處理和鏡頭設計合作無間 第四節 「劉別謙底藝術精神」和「中國劉別謙派」——劉別謙與中國早期電影觀念 (一)電影與人生:「有益於世道人心」 (二)「優雅喜劇」:社會現實的揭示和婉諷 (三)「作者電影」與劇情、形象及表演 (四)「劉別謙筆觸」的藝術創造和魅力 第五節 德國電影與中國早期電影觀念 (一)電影的寫實主義與表現主義 (二)真實描寫社會人生和內心情感 (三)影片攝製的民族性和人類性 (四)銀幕審美的文學性與電影性 附錄 關於中國早期電影研究的幾點思考 (一)在模仿和借鑒的摸索中艱難起步 (二)電影理論觀念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三)創作實踐艱難推動電影現代化進程 (四)注重倫理道德和追求戲劇刺激 (五)電影在營業、觀眾和藝術之間矛盾掙扎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