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審美即信仰-英國藝術運動的十個瞬間 ISBN:9787208186675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郭婷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68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威廉·布萊克為何從不以藝術家自居? 拉斐爾前派經久不衰的魅力是什麼? 「草莓小偷」的設計師威廉·莫里斯如何成為堅定的社會主義者? 瑪格麗特·麥克唐納的作品與克里姆特異曲同工,為何一度被大眾遺忘? 弗朗西斯·培根畫筆下尖叫的怪異面孔源於何處? 翠西·艾敏的霓虹燈語令觀者感動落淚的秘密是什麼? 本書將定格英國藝術史上的十個瞬間,看那些著名的藝術理念是如何形成的、那些著名的藝術家是從何處汲取靈感、或受到衝擊。讀他們的故事,也是閱讀英國社會的發展史,閱讀「美」的發展歷程。作者簡介 郭婷,上海成長,英國求學,愛丁堡大學人類學碩士、宗教學博士,曾浪跡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著有《鄉愁的滋味》(合著)、《舊物的靈魂》和《審美即信仰:英國藝術運動的十個瞬間》。喜歡慈善店、二手店和舊物的故事。和夥伴們共同主持一檔名為「時差」(@shichapodcast)的播客。目錄 前 言第一章 威廉·布萊克:倫敦匠人吁靈錄 第二章 約翰·羅斯金: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 第三章 拉斐爾前派:英國浪漫主義的瑰綺和力量 第四章 威廉·莫里斯:美作為日常信仰,無關王公將相 第五章 瑪格麗特·麥克唐納與查爾斯·麥金托什:浴火新藝術 第六章 弗朗西斯·培根:不安的野獸 第七章 盧西安·弗洛伊德:愛比美更冷 第八章 班克斯:反烏托邦時代的噴漆少年 第九章 翠西·艾敏:從表現主義到霓虹燈語 第十章 盧貝娜·希米德與英國少數族裔藝術:貝兒的笑靨 人名譯名對照表 圖片版權信息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