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煙生產協同管控模式設計與實施 李曉剛 楊振宏 97875772071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捲煙生產協同管控模式設計與實施
ISBN:9787577207124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李曉剛 楊振宏
頁數:2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517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介紹了國內捲煙生產企業在生產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方案思路,具有行業代表性、理論先進性和應用典型性,適合廣大捲煙工業或具有連續—離散混合生產模式的行業生產運作管理相關工作者和高校師生學習使用,也適合對生產運作計劃與排產、生產系統建模、模擬系統研發及其實施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全國捲煙生產企業的車間管理、中高層管理人員,或者具有類似生產模式的食品、藥品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可通過學習、借鑒此書內容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內容簡介
《捲煙生產協同管控模式設計與實施》通過深入調研分析煙草行業生產管理的特點與關鍵問題,設計出面向捲煙生產協同管控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模型,並建立捲煙生產系統全要素模擬模型,通過模擬與實際應用效果檢驗了所設計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模型的有效性,最後修改完善相關管理模型,建立了面向行業的管理指南與評價體系標準。
本書適合廣大捲煙工業或具有連續—離散混合生產模式的行業生產運作管理相關工作者和高校師生學習使用,也適合對生產運作計劃與排產、生產系統建模、模擬系統研發及其實施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曉剛 福建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受聘高級工程師,福建省科技廳專家。長期從事自動控制、信息技術、精益管理、卓越績效模式管理和項目管理工作,先後參与省部級重大技改項目5項,主持省部級科技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7篇,出版著作2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多件。
楊振宏 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軟體工程師。長期從事信息技術的生產管理應用開發,主要負責MES(製造執行系統)、APS(高級排產系統)的開發和運維,主持獲獎的項目有科技項目2項、管理創新項目4項、軟體著作3項。
徐賢浩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運營管理、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流程優化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精益生產、項目決策管理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教材和專著5部。
廖清亮 龍岩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管理負責人。長期從事生產策劃、產能布局、生產流程優化管理、精益生產、卓越績效模式管理等領域的管理工作,主持獲獎的項目有科技項目1項、管理創新項目6項。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中國製造2025》與煙草行業發展戰略1
第二節捲煙工廠生產運作管理與控制建設基本現狀11
第三節碳中和與新技術環境下的捲煙生產企業建設基本思路21
第二章企業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概述33
第一節現代生產管理的概念33
第二節生產系統與生產過程組織40
第三節生產物料管理50
第四節生產計劃與控制59
第五節產品品質管理70
第六節生產設備管理83
第三章捲煙工廠生產過程全要素協同管控模式設計95
第一節全要素生產率概述95
第二節捲煙工廠的生產過程全要素97
第三節全要素協同管控理論介紹及國內外研究進展109
第四節捲煙工廠全要素協同生產管控框架設計116
第五節捲煙工廠評價改進一體化的閉環管理機制構建130
第六節全要素管控模式的實施步驟與標準140
第七節本章小結149
第四章捲煙工廠生產過程全要素生產率測評指南150
第一節生產過程全要素生產率測評內涵150
第二節捲煙工廠生產過程全要素生產率測評技術原理151
第三節捲煙工廠生產過程全要素生產率測評技術實踐——以龍岩捲煙廠為例174
第四節本章小結178
第五章高級計劃排程(APS)180
第一節APS概述180
第二節APS的基本原理192
第三節生產計劃調度的核心——約束規則199
第四節基於約束理論的高級生產計劃206
第五節APS與相關係統的結合213
第六章捲煙工廠生產計劃調度系統框架設計與實施指南218
第一節捲煙工廠生產計劃調度管理情況分析218
第二節生產計劃調度系統規劃建設的總體目標與思路231
第三節捲煙工廠生產計劃調度框架模式設計235
第四節捲煙工廠生產計劃調度系統實施參考指南249
第五節捲煙工廠生產計劃調度模型與演算法參考271
結語280
參考文獻283

精彩書摘
進入21世紀,新型工業化道路成為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客觀而理性的選擇。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大會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的要求。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是中國版的「工業4 0」規劃,是國內外新形勢下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起點。
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划,突出重點;必須凝聚全社會共識,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自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起步階段,時間跨度為20世紀80年代;第二個階段是成長階段,時間跨度為20世紀90年代;第三個階段是崛起階段,時間跨度為21世紀頭十年;第四個階段是智能製造階段,時間跨度為2010年至今。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製造業迅速崛起。我國具有地大物博、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發展優勢,很多外資企業迅速佔領中國市場,給中國帶來大量的設備和資金。同時,我國各省份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建設了眾多工業園區,吸引外資、鼓勵合資。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政策不斷放開,中小企業復甦,先驅企業家個人打拚,沿海地區湧現了大批民營企業,成為中國製造的雛形。但此時製造業管理手段相對落後,基本採用手工管理。
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攀升,工業污染不斷加劇,去工業化和產業轉移逐步成為發達國家主流的做法。此時,我國又恰逢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具有先天的低成本優勢,民營企業崛起,外資企業進入我國,合資企業逐步壯大,這些企業承包了全球大量的代工訂單。「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也由此聞名全球,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製造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部分軟體和信息化設備開始逐步滲透到製造型企業,對製造業的管理手段革新和製造能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1世紀頭十年,中國製造業進入了新一輪的迅速發展期,船舶機床、汽車、工程機械、電子與通信等產業的產品創新尤為迅速,對鋼鐵等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長,進而拉動了重型機械、模具等行業的發展。大型國有企業的效益顯著提升,煙草、鋼鐵等行業開始進行迅速整合,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等製造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開始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2010年以來,大數據、網際網路、雲計算等大量高新尖端技術不斷湧現,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推出符合自身國情的製造業發展計劃,旨在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以智能化為目標,著重打造智能製造,重塑製造業。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官方網站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到22 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35 85%;2013年,我國製造業產出佔世界的比重達到20 8%,連續4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地位,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但我國還處於工業化進程中,與全球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製造業還處在大而不強的階段,在質量、效益、產業結構水平、資源利用率、行業信息化水平、勞動力成本、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智能製造升級轉型任務緊迫且艱巨。2020年前後,美國以各種理由頻頻打壓中國華為、中興等高科技公司,旨在遏制中國晶元技術、5G等領域的發展。這一嚴峻事實告訴我們,我們要積極抓住當前機會,勇敢面對挑戰,創造中國裝備、中國品牌,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實現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在當下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中,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作為製造大國,中國正在全面部署新一輪的工業技術升級換代,建設智能製造強國,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從2014年12月「中國製造2025」這一觀念被初次提出到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文件,這一戰略部署正在逐步推進。
新形勢下,為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及「網際網路+」戰略,各煙草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在煙機產品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國家煙草專賣局作為國務院部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國家局,業務主要分工業和商業兩部分,而智能製造主要涉及工業企業,從煙機設備的製造到煙葉的種植、煙葉的復烤、煙絲的加工、煙支的卷制等,這些流程均涉及智能製造的技術。比如智能製造系統架構中的儀器儀錶、物資溯源、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FCS)、MES系統,ERP系統等,都在煙草行業里得到廣泛應用。可以說,中國「智能製造」涵蓋的內容在煙草行業都會涉及。
從2015年至今,煙草行業的硬體條件、技術儲備、人才培養等在全國製造業中處於領先水平,在自動化、信息化系統運用方面也有很多成熟的實踐項目和經驗,特別是煙草行業全國一體化的整體架構、順暢有效的指令和信息傳遞系統等,都構成了智能化工廠建設的堅實基礎。煙草行業從整個捲煙供應鏈的角度積極打造「智慧工廠」,在實現人、機、產品之間無障礙交流的基礎上,不斷優化企業價值鏈,朝著「資源最優利用、產品依客戶需求生產、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穩步邁進,近年來取得了如下所述的成果。
第一,煙草行業專註智能制絲生產線的研究,建成了一批集低碳環保節能、食品安全標準、數字化可追溯、全程主動防禦及歐盟安全標準於一身的煙絲智能生產線,這種智能生產線加工精細、流程簡捷、工藝獨特,實現了捲煙生產的系統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煙絲智能生產線具體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一是基於智能多線加工技術的智能多線加工;二是基於多工序添加、國際物流標準識別系統、雙系統加香加料設備的智能加香加料;三是基於激光選葉技術的智能激光選葉;四是智能多模式烘絲;五是基於全過程恆溫恆濕控制的智能分貯醇化。
第二,煙草行業深入研究數據挖掘技術,鼓勵企業利用大數據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智能管控,打造「智慧工廠」,持續提升決策能力,推動管理水平從粗放走向精細。在捲煙生產過程中,構建了基於數據倉庫技術的生產績效測量分析平台,通過對設備綜合效率、質量指數、庫存周轉次數、生產物耗指數四大指標進行多層級、多維度的分析,對涉及生產運營管理的海量數據進行梳理,從中分析出生產短板,並以此為依據實現對生產短板的快速、精確定位,促進企業實現優質基礎上的低耗。
第三,煙草行業在流通領域積極採用物聯網技術,初步實現了可知、可控,物流管理更精準、更高效、更科學,各級安全管控能力更強,大大提高了捲煙物流配送服務的質量水平。另外,通過建立關鍵節點可控、運作協同、質量可溯的行業電子商務服務網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精益化,煙草行業物流系統運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行業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得以降低,資源得到最優配置,煙草企業經營效益亦得到提升。
煙草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包括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物流自動化、決策智能化等。隨著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文件的進一步落地,煙草行業的發展模式將會不斷革新,智能製造升級將是煙草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前言/序言
前言
為積極響應和堅決貫徹《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戰略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本書立足煙草行業,研究生產製造過程中各要素的融合與高效配置問題,通過聚焦快速響應、高效協同、保障平穩、降耗增效等精益生產要求,面向要素信息共享化、生產作業模型化、資源調度最優化、過程管控透明化、評價改進一體化,探索生產過程的全要素管控模式。
本書的總體研究思路為:通過深入調研分析煙草行業生產管理的特點與關鍵問題,設計關鍵點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模型以及生產系統全要素模擬模型;通過與系統實施相結合,導入相關模型;通過模擬與實際應用效果檢驗設計的管理模式與運作模型的有效性;修改完善相關管理模型,並建立面向行業的管理指南與評價體系標準。
總體來說,本書以「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為指引,以生產過程要素調度精益高效為追求,基於捲煙加工產品的實現過程,明確全要素管控的定義、邊界和範圍,研究要素感知與信息共享規範,研究數字化生產作業模型的構建,將傳統生產要素與知識、技術、數據等新生產要素以生產作業模型為容器進行融合,探索捲煙加工過程中資源調度、過程管控、評價改進的方法及路徑,旨在創造出一種快速響應、高效協同的新生產管控模式,驅動生產組織從傳統模式向生產過程全要素管控模式轉變,為行業樹立一個樣板,提供值得推廣的經驗。
編者
2023年12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