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規制要約收購-美國模式及其原理 ISBN:9787519788360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肖崇俊 頁數:2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8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美國對公司併購活動的監管為對象展開研究,是一部有關美國要約收購理論、立法及實踐研究的理論著作。本書從公司併購浪潮與法律困局、《詹姆斯法案》頒布、聯邦最高法院與地方法院判例以及各州反收購立法多個角度出發討論了美國收購的立法模式,著力介紹美國聯邦國會的中立立場與各州的反收購立法、反收購立法的合憲性問題及商業判斷規則的發展等方面內容。作者簡介 肖崇俊 華東政法大學助理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涉外法治研究院、法律文明史研究院副研究員。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商法史、公司併購制度。在《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私法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公司社會責任的法律範疇」和司法部專項任務課題「英國收購與兼并委員會研究」;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法律文明史」課題,並出版合著《中世紀歐洲世俗法》《英美法系》等。目錄 導論第一章 公司併購浪潮與法律困局 第一節 股權分散的現代公司與代理權爭奪 一、股權分散的現代公司 二、代理權徵集的規制 三、代理權爭奪的衰落 第二節 兼并與公司控制權市場 一、兼并的法律處境及其反思 二、公司控制權市場 三、兼并的「合法化」訴求 四、遲到的反壟斷寬鬆政策 第三節 現金收購要約與立法空白 一、異軍突起的現金收購要約 二、公司控制權收益的歸屬問題 三、投資者保護與代理問題 小結 第二章 《威廉姆斯法案》及其中立立場 第一節 《威廉姆斯法案》的頒布 第二節 美國參議院1967年第510號議案 一、第510號議案的主要內容 二、議案目的:通過披露保護投資者 三、議案舉措:打擊「不道德的」現金收購要約 第三節 證券交易委員會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修改建議 一、放棄事前審查 二、限定按比例收購的期限 三、規制公司回購自己股份的行為 四、增加未經股東大會更換大批董事的披露要求 第四節 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與國會的中立立場 一、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在立法過程中的應用 二、現金收購要約真的不道德嗎? 三、聯邦國會中立立場的確立 小結 第三章 決定州反收購立法走向的聯邦最高法院判例 第一節 邁特案 一、1977年《伊利諾伊州商業收購法案》 二、案件事實與審理歷史 三、法庭的判決意見 四、鮑威爾法官的關鍵性一票 五、懷特法官的其他判決理由 第二節 CTS案 一、1986年《印第安納州商業公司法》 二、案件事實和審理歷史 三、初審與上訴審意見 四、鮑威爾法官的判決 第三節 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在聯邦最高法院的應用與廢棄 一、公司控制權市場理論在聯邦最高法院的傳播 二、鮑威爾的商法思想 三、第一部州反收購立法的締造者 小結 第四章 特拉華州的判例規則 第一節 Unocal案 一、案件事實與審理歷史 二、特拉華州最高法院的判決意見 三、Unocal規則 第二節 Revlon案 一、案件事實與審理歷史 二、特拉華州最高法院的判決意見 三、Revlon規則 第三節 Blasius案 一、案件事實與審理歷史 二、特拉華州衡平法院的判決意見 三、規則:不得干擾股東投票權 小結 第五章 州的反收購立法 第一節 各州反收購立法的三次「進化」 一、各州反收購立法演進歷程 二、各州反收購立法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賓夕法尼亞式的「社會主義」 一、海灣石油公司「死亡」的震動 二、賓夕法尼亞州反收購立法 三、反對者的抗議與公司法理論對此的否棄 第三節 併購中的公司社會責任 一、州與聯邦的利益分歧 二、公司社會責任理念與法經濟學的對立 小結 結論 一、要約收購立法的美國模式 二、理論與立法的可能關係 三、中國併購案例的驗證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術語表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