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 徐忱 978730723939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武漢大學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
ISBN:9787307239395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徐忱
頁數:2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47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政治學中的國家治理和制度建設的學科視角出發,梳理分析了明末至民國初年中國學界法治思想與政界法治實踐的發展和流變。全書以亨利·柏格森的綿延理論為基礎,從時間和發展的角度確立分析主線,對明朝末年以來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進行了深入剖析,以釐清中國政治思想中法治理念發端的內外之源。總體來看,分析視角新穎,史料豐富充實,論證比較充分。

目錄

緒論
研究目標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綿延的法治
一、法治是政治學的固有概念
二、法治的要義須以政治學詮釋
三、法治是政體的價值適用和評判工具
四、法治是政治與法律之間的紐帶
五、法治是綿延的存在
六、古代的德治與現代法治
第二章 近代法治政治價值的三大基礎特徵
一、科學教育與復古思想
二、黃宗羲的復古思想: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三、顧炎武的復古思想:正人心,厚風俗
四、王夫之:因時通變的法治思想
五、近代法治政治價值意識的產生及其特徵
第三章 西方法治政治價值的挑戰與清政府的選擇
一、空間視野的中國革命原因及其規律
二、主權平等:國家層面的近代法治政治價值挑戰
三、霸權主義與平等理念
四、總理衙門的設立與君主專製法治基礎的鬆動
五、宗教信仰自由與羈縻政策:思想層面的近代法治政治價值挑戰與應對
第四章 晚清法治政治價值原則的內在彈性機制
一、太平天國絕對等級制度實踐及其法治人民性的內在要求
二、湘軍與內在彈性機制的扁平化應用
三、義和團運動與內在彈性機制的失效
四、「東南互保」與內在彈性機制的地方自生性
第五章 自生與西學東漸:晚清法治觀念的知識來源
一、自生於傳統思想的平等意識與進化觀念
二、「以夷款夷」策略與主權平等思想
三、馮桂芬法治思想:從平等自由到國家自強
(一)平等受教育權意識
(二)自由權利與君民不隔
四、赫德法治觀念:從人權觀念到契約精神
五、政治世俗化理念與普選權
第六章 維新派法治思想的進步與局限
一、維新派的進化觀及其局限
(一)譚嗣同:「聖人」進化論
(二)康有為三世說:空間思維的變化觀
(三)嚴復:以人持天與進化
(四)梁啟超:研究方法與進化思想
二、維新派的近代政治價值觀念及其局限
(一)人的價值與種族優劣論
(二)自由與國家
(三)教育與法治
第七章 晚清法治理念的變革及其實踐
一、清末新政與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
(一)局外中立與平等價值觀念的實踐
(二)立憲與皇權利益最大化
(三)「三綱」與清末立法原則
二、革命派法治政治價值主張及其建國實踐
(一)孫中山民權觀念的演變與實踐
(二)民初法治政治價值形式上的近代化
第八章 規律、時空與近代法治
一、法治的運動規律與革命規律
二、近代法治思想與實踐的空間特徵
三、法治的政治價值在綿延中運動
四、近代法治政治價值基礎空間化構想及其失敗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