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非法證據非證據?-論非法證據在民事訴訟中的可采性 ISBN:9787519786731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陳怡 叢書名:澳門城市大學學術論叢 頁數:18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380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國內證據法學理論主流觀點認為,在法律語境中,合法性是證據的一個重要屬性,非法證據非證據。本書主要以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的可采性為視角來對上述理論命題進行檢視。通過對兩大法系證據可采性理論和有關國家立法、司法實踐的歷史性考察,可以發現,通過非法手段獲得或以非法方式形成的證據在民事訴訟中並非不具有可采性;即使在實行民事非法證據排除的現代法律制度中,也並非所有非法獲得的證據都不具有可采性。作者簡介 陳怡,女,法學博士,澳門城市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事訴訟法學。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碩士、博士畢業於澳門大學法學院,曾在法院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目錄 緒論一、研究緣由 二、研究對象及問題 三、研究進路 第一章 證據與非法證據 第一節 證據 一、哲學語境中的證據 二、法律語境中的證據 第二節 證據的合法性與非法證據 一、證據的合法性 二、非法證據 三、問題的提出:非法證據非證據? 四、非法證據之「非法」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證據可采性的傳統理論與非法證據 第一節 概述:關於證據的可采性 第二節 普通法系的證據可采性理論 一、吉爾伯特:最佳證據理論 二、邊沁:證據不排除理論 三、塞耶:邏輯相關性理論 四、威格摩爾:法律相關性理論 五、小結 第三節 大陸法系的證據能力理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起源:非法證據與刑事訴訟 第一節 普通法系:非法證據排除與「毒樹之果」理論 一、基於憲法修正案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二、因非憲法性違法行為的證據排除 三、「毒樹之果」理論 第二節 大陸法系中的證據禁止理論 一、證據提出禁止 二、證據使用禁止 三、證據提出禁止與證據使用禁止之關係 四、證據使用禁止的射程問題 第三節 刑事非法證據排除的理論基礎 一、威懾理論 二、司法純潔性理論 三、人權保護理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發展:非法證據與民事訴訟 第一節 20世紀中期以前的觀點 一、普通法系 二、大陸法系 第二節 20世紀中期之後的轉折 第三節 爭論: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能否延伸適用於民事訴訟 一、普通法系國家的司法困境:以美國為例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司法應對:以德國為例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民事訴訟中非法證據排除的正當性根據 第一節 贊成派:非法證據在民事訴訟中應予以排除 一、威懾論:預防違法 二、法秩序統一論:維護法律制度的統一 三、不法行為不產生權利 四、權利保護理論 第二節 反對派:非法證據在民事訴訟中不予以排除 一、查明真相論:排除阻礙查明事實 二、基於實體、程序法兩分的替代性救濟: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三、證明權的保護與限制 四、違反正當程序 五、違反公正(平)原則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民事訴訟非法證據排除的界限 第一節 理論上的思考:基於折中立場的解決方案 一、權利(法律)位階區分論 二、批評與質疑 三、證據提出禁止和證據使用禁止區分理論 四、基於比例原則的利益平衡論 第二節 現代法律制度的選擇:來自域內外實證法的考察 一、絕對排除 二、部分排除 三、原則不排除 四、法官自由裁量與利益平衡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