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海峽兩岸文學比較研究 ISBN:978752272740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方忠 頁數:3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31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影響研究為切入點,運用翔實的史料,深入分析祖國大陸母體文學對台灣現代文學的影響,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框架中展開台灣與大陸文學的比較研究,積極探求中國現代文學精神、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和現代經典作家對台灣文學發展的意義。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台灣文學與大陸母體文學深刻的淵源關係,探討了台灣文學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五四」以降的中國現代文學對它產生的恆久而深刻的影響;通過對兩岸文學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的比較研究,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宏闊視野中,探討了台灣文學的特色和價值,這將有助於推動學界建構多元共生、整合兩岸、兼容雅俗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觀。作者簡介 方忠,江蘇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二級教授,文學博士,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會長、江蘇省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等。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學術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及華文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雅俗匯流》《20世紀台灣文學史論》《台灣通俗文學論稿》《郁達夫傳》《台灣散文縱橫論》《多元文化與台灣當代文學》《台灣當代文學與五四新文學傳統》等著作十余部。目錄 緒論第一章 光復前台灣與東北淪陷區鄉土文學比較論 第一節 兩地鄉土文學的精神淵源 第二節 兩地鄉土文學的創作母題 第三節 兩地鄉土文學文化探源 第四節 兩地鄉土作家創作心態及話語策略 第二章 台灣現代主義詩歌與大陸朦朧詩比較論 第一節 現代主義詩潮的革命性發生 第二節 對新詩傳統的反叛與重建 第三節 兩股詩潮中的詩人主體形象 第四節 兩股詩潮的本體特徵 第三章 魯迅現實主義精神對陳映真小說的影響 第一節 魯迅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在台灣 第二節 魯迅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對陳映真小說主題的影響 第三節 魯迅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對陳映真小說創作技巧的影響 第四章 沈從文與黃春明鄉土小說比較論 第一節 文學創作緣起 第二節 地域風情書寫 第三節 小說悲劇藝術 第四節 中國文化視野中的沈從文和黃春明 第五章 曹禺與白先勇悲劇意識比較論 第一節 悲劇意識的文化本質 第二節 悲劇主題 第三節 悲劇形象 第四節 悲劇意識成因 第六章 余光中與徐志摩詩性散文比較論 第一節 余光中與徐志摩詩性散文意象比較 第二節 余光中與徐志摩詩性語言比較 第三節 余光中與徐志摩詩性散文風格比較 第七章 施叔青與張愛玲小說比較論 第一節 施叔青與張愛玲小說主題比較 第二節 施叔青與張愛玲小說人物比較 第三節 施叔青與張愛玲小說藝術比較 第八章 高陽與二月河清代敘事比較論 第一節 史傳傳統的承繼 第二節 現代意識的張揚 第三節 精英意識和大眾意識的兼容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