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藝術-探索跨文化範疇 霍華德.墨菲 978750397549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成為藝術-探索跨文化範疇
ISBN:9787503975493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霍華德.墨菲
叢書名:藝術人類學經典譯叢
頁數:3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329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對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原住民雍古人所做的數十年的田野考察研究作為資料來源和基礎,通過對雍古人藝術簡史的構建和對雍古藝術實踐的闡釋,對藝術人類學研究範式以及藝術概念本身進行了反思與重構。墨菲認為,西方中心主義的藝術概念和研究視野的局限性使其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困境與挑戰,人類學的藝術研究作為一種跨文化範疇則更具包容性,能夠適用於對全世界各種形式的藝術實踐的解讀。不僅如此,墨菲的藝術人類學研究範式既強調將研究對象置於其所產生的社會文化環境當中去,又關注其作為藝術對象所特有的審美性、視覺性維度,他還緩解了民族志資料與藝術品、民族志博物館與美術館之間的二元對立性。

作者簡介

李修建(1980-),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專業,哲學博士。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美學與藝術人類學,兼事學術翻譯。 近年出版著作《風尚——魏晉名士的生活美學》(2010)、《當代中國美學研究》(與劉悅笛合著,2011)、《當代中國美學學術史》(與劉悅笛合著,2013)、《藝術人類學》(與方李莉合著,2013)、《魏晉南北朝審美意識史》(即出)等;譯著《藝術公司: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合譯,2010)、《審美人類學:視野與方法》(2015)、《國外藝術人類學讀本》(2016)等多部;發表論文與譯文近百篇。

目錄

譯者導讀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跨文化範疇與接納原住民藝術
引 言
跨文化框架
人類學與跨文化
作為一種調停學科的人類學
原住民藝術與價值創造
結 語
第一部分 雍古藝術簡史
第二章 歷史的開端
接觸歐洲
傳教時代
雍古社會中的藝術
精美的形式
附加圖案
雍古藝術中的傳承與變遷
第三章 樹皮畫與雍古美術的出現
進入美術館
教派的藝術
第四章 對話與改變
雍古藝術中的動態變遷
雍古藝術的創新
藝術適應——重塑社會
結 語
第二部分 走進藝術史
第五章 雍古藝術中的視覺性與表徵性
閃閃發光:伯勻(Bir』yun)
閃現的象似性
結 語
第六章 風格與意義:雍古人眼中的阿貝蘭藝術
引 言
風格與意義
結 語
第七章 跨文化的藝術理論與藝術語境
引 言
走向跨文化的藝術史
原住民對其藝術的看法
雍古人的視角
循著不同的軌跡
比較庫尼庫人
結 語
第三部分 雍古藝術與美術奇美拉
第八章 原住民藝術進入美術館
引 言
跨文化的藝術
藝術展覽
藝術還是民族志?一種假對立
結語:觀看的語境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