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藝術符號學-藝術形式的意義分析 ISBN:9787569062823 出版社:四川大學 著編譯者:趙毅衡 頁數:3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44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藝術符號學專門研究與藝術有關的意義問題,包括藝術意義的產生、藝術文本的意義構成、藝術意義的傳播方式與社會功能。藝術的意義方式,在三個對立衝突之中展開:藝術是在與「非藝術」對比中實現的,二者沒有截然分明的區別;藝術是感性與理性結合的產物,不是純粹感性的形式「自律」;藝術是個別的,卻又是文化決定的,是社會性的「展示」的結果。欲解決這幾種對立,尤其是剖析當今五花八門而且日新月異的藝術,總結體裁風格各異的藝術意義形式過程,就必須依靠符號學。 本書的目的是對藝術符號學做整體的思考,回答一些通用於藝術各種體裁、各種流派的根本問題、共同問題。只要肯定藝術文本是有意義的,就應當可以用符號學分析其構成。實際上許多現代藝術學家已經做過不少探索,但是至今沒有形成一個學科架構。本書首先必須給藝術一個可用的定義。歷史上有不少定義藝術的努力,都被藝術實踐衝破了;近半個世紀風行的「分析美學」乾脆認為「藝術不可定義」。本書提出應當回到「功能主義」定義方式,只是先前認為的藝術功能(美、崇高等)已經不合適。根據符號學的雙重標出性原理,本書提出藝術性是文本給接受者「超脫庸常」的感受。由此,本書提出藝術文本內部的「六種張力」,以及藝術的符號再現在當代顯示的漫長光譜。作者簡介 趙毅衡(1943—),專攻符號學、敘述學、形式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1988年起任教於英國倫敦大學;2002年起任四川大學教授。著有《遠遊的詩神》《重訪新批評》《文學符號學》《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廣義敘述學》以及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Toward a Modern Zen Theatre等。目錄 導言 藝術符號學:幾個基本問題1 藝術符號學有什麼必要? 2 現代藝術符號學諸流派 3 「三聯滑動」 4 藝術的「無利害」與「無目的性」 5 藝術意義必需的「展示」 第一部分 藝術的定義 第一章 「美學」與「藝術哲學」的糾纏 1 「美學」與「藝術哲學」的分合 2 「美學」的由來 3 「審美」與「泛審美化」 第二章 程序主義及其困難 1 為什麼要定義藝術 2 功能論 3 表現論 4 形式論 5 藝術「不可定義」說 6 歷史一體制論的興起 第三章 從符用學定義藝術:「超脫庸常」 1 回到功能主義 2 「崇高說」的歷史 3 超脫庸常 4 為什麼是形式? 第四章 「境界說」與藝術定義 1 「境界」與「意境」之不同 2 各種「境界」 3 中國藝術學史上的「境界說」 4 藝術「境界」即「超脫庸常」 第二部分 藝術文本的六種張力 第一章 藝術文本中的冗餘 1 冗餘/噪音概念群 2 冗餘的普遍性與風格功能 3 藝術無冗餘 4 藝術全冗餘? 第二章 藝術中的「准不可能世界」 1 可能世界理論 2 邏輯的絕對不可能 3 藝術中的「准不可能」 4 時間旅行:回到過去拯救現在 第三章 從反諷到解釋旋渦 1 反諷:「副解歸正」 2 雙讀:解釋旋渦的「亦反亦正」 3 解釋旋渦的普遍性 4 社會文化中的解釋旋渦 5 解釋旋渦產生的原因 6 為什麼藝術註定落入解釋旋渦 第四章 藝術動勢 1 動勢概念群 2 阿恩海姆的「視覺動力」理論 3 「張力論」的緣起 4 張力論之發展 5 「氣韻生動」 6 熵減論 7 動勢貫穿符形、符義、符用 第五章 藝術的拓撲像似 1 藝術不僅靠像似 2 拓撲像似 3 拓撲集群 4 語言藝術中的拓撲像似 5 拓撲美學 第六章 現代藝術的「不協調轉向」 1 協調說歷史悠久 2 現當代藝術中的不協調 3 不協調是「反形式」? 4 不協調藝術出自「無意識」? 第三部分 藝術的意義過程 第一章 「展示」與藝術文本意向性 1 文本中的意向性 2 文本意向性 3 展示與「不定點」 4 展示與文化範疇 第二章 藝術的雙標出性 1 文化標出性 2 命名標出與功能標出 3 處理標出性的文化機制 4 藝術雙標出 5 藝術並非為社會標出項翻轉服務 第三章 藝術的「自身再現」 1 再現 2 再現的基本原理 3 再現的媒介分類 4 再現文本與對象的「相關性」 5 藝術再現 第四章 藝術與物 1 何為與藝術有關之「物」? 2 物作為藝術再現對象 3 物作為藝術的媒介 4 物作為藝術文本的載體 5 當代藝術的「物轉向」及其前景 第五章 藝術風格:附加符碼論 1 從符號學探尋風格之謎 2 風格是個普遍存在 3 風格是文本附加符碼 4 風格、文體、修辭的糾纏 5 風格學與修辭學的區別 6 藝術風格 第六章 「零度創作」 1 符號學的情感研究 2 冷情感 3 低調修辭 4 零風格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