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味江湖 倪天翼 97875396748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安徽文藝
NT$2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拾味江湖
ISBN:9787539674834
出版社:安徽文藝
著編譯者:倪天翼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08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稿系青年作家倪天翼創作的一部個人散文隨筆集。全書共分美食、旅遊、讀書和學部分,收錄了《留在心底的風景》《修表店的故事》《食物的脾氣》《蝦的傳奇》等充滿生活氣息與情調的作品。書稿中收錄的作品主題均圍繞作者的個人生活展開,表達了作者對美食的情感與感悟,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的見聞,讀書後的感悟,對學的體味等。書稿系一部休閒讀物,通過文字展現青蔥歲月,探尋生活百味,語言風趣幽默,富有生活情調,適合廣大讀者在輕鬆閒暇時閱讀。

目錄

序:為了那些無可替代的日常
(一)人間千百味隨
寧做特立獨行的豬,不做俗不可耐的人
不會變的是人情
守望花開

留在心底的風景
手掌心裡的戰爭
修表店的故事
有容則器
在瘋處
彈幕是一種生活方式
哀愁
星流月轉,終及春歸
饋贈餘生
誰在給”普通”和”平庸”畫上等號?
現代派
(二)舌尖賞美味詩意藏於心
食物的脾氣
米的溫柔
復活,金色傳說
只要還有一碗熱乾麵
一滴油的固執
適度的藝術
土豆不土
桃花魚
蝦的傳奇
生色
為炙而狂
中庭
白鹿原上
李白
千燈
事實,何須議論
山路
話一載,豈一代
釵頭鳳
在阿勒泰,邂逅一份生活
在桃花庵下旅行
驅馳萬里,終泊稼軒
以”立人”之精神揚使命之榮光

前言/序言
看過我文章 的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寫吃的東西?”當然是因為有人看啊。
從小學、中學的很多次,我就發現,相比於其他題材,我描寫食物的片段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嘉獎。高中三年裡,我開始專門寫一些或長或短的文字——大多是關於食物——分享給身邊的人看,順便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而大家的反應不僅讓我更加堅定了寫下去的自信,也為我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所以至今我仍認為,文字的魅力正在於它可被理解,寫出大家都願意看的東西,也正是我一向的追求。
蔡康知道聊什麼的時候,就聊吃的啊。正是因為如此,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與食物息息相關,看起來高高在上的人也有小時候愛吃的東西,窮愁潦倒的人也有追求美食的權利。人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事物,唯有食物與生活近。
在寫下關於食物的文字時,我常常慶倖自己是出生在中國,寫下的是漢字。中國文化裡,食物是連接日常和藝術的橋樑,比如我常說到林洪《山家清供》中拜訪止止師的片段:徒步入山林,野兔落雪崖,便提了兔,在山間用柴扉燒一鍋熱水,就把兔肉切薄,在熱水裡涮來吃。這種方式當然很簡單,當初守株待兔的那個老農民也能做到,這是日常的一面;而此時山林雪景,薪炭紅爐,一鼎沸騰,二人對飲,這就是藝術的一面。
陳浩老師說,一般人是喝酒的,詩人也是喝酒的,而一般人和詩人的區別,就在於詩人讀過《離騷》。放在食物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正是食物告訴了我,浪漫其實是沒有門檻的,藝術其實是伸手可及的,區別只在於自己。
我希望能做到的,就是架起日常和藝術的橋樑,將食物作為傳遞介質,讓我們無可替代的日常,閃耀出一道藝術的光芒。大部分人的生活終究只是日復一日地忙碌著,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即使到了乃至長假,依然被身份束縛,被過去和將來束縛。我無法改變這個現狀,也沒有人能改變。日常終究無可替代,而我正在做的,就是用這些隻言片語,用我寫到的這些平凡而美好的食物,在有限的日常裡盡可能尋覓生活的光芒。
可能我們去不了遠方,也沒必要去遠方,即使嘴裡吃著榨菜,心裡還能想著詩,此鄉怎不勝他鄉
以上可代為序。

摘要
寧做特立獨行的豬,不做俗不可耐的人
在學弟》一課時,有這樣一種觀點:關於”命”的反思文學曾一度盛行,但是真正反思了自己的,只有巴金。
這樣的看法雖是為了說明巴金老人的高尚品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們可能忘記了王小波。
因為彼時,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並不是像巴金成名就的文學巨匠,遭到等人的殘酷迫害,他只是一個初出廬的普通知青,正在乘坐綠皮火車前往北回歸線附近的中緬邊境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所以,他的反思更貼近地反映了當時知青的思想和生活,讓人忍俊不禁之餘,又不自覺地陷入一種思考和反省之中。
印象深刻的,是篇,那是一篇探討理智的文章 。那是”大”時期,所以人都堅定不移地相信,只要有充足的幹勁,一畝的土地上可以長出三十萬斤糧食。唯有作者的姥姥,一個一輩子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婦女,敢於大聲喊出:”殺了俺,俺也不信!”哪怕那位老太太擺出”三十萬斤糧食鋪在一畝地上有一尺之高”的事實,大家依然認為她是錯誤的。現在看來,那括作者在內的,認為自己”見過世面”的人,都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毫無知覺地喪失了判斷事物是非的能力。
相比虛偽庸俗的人來說,王小波筆下的那只”特立獨行的豬”,似乎更具有人的靈魂和性情。它不接受人類給它定下的安排,而是選擇遵從自己的天性,拒絕與其他的”同伴”一起,忘掉自己該有的樣子,過著這種受束縛的扭曲生活。的來說,人的安排使豬痛苦不堪。但它們還是接受了:是豬啊。”它像一隻貓躥上頂棚,又像一隻山羊越過欄杆。
所以,作者選擇主動去接近它,以這樣一隻勇敢的豬激勵在困境中幾乎忘記思考的、失去理性的自己。”我常常不顧自己虛長十幾歲的事實,稱呼它為‘豬兄’”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在人類的圍追堵截下,它憑藉著自己的本領終於跨越了障礙。王小波感慨: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於如此無視命運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憑藉智慧逃出生天,回到了自己嚮往的山間,有時又與作者在田間地頭不期而遇。”自由和思想不分,只看理想。
1997年,王小波45歲,英年早逝。去世之前,他早已知道自己有嚴重的心臟病,卻依然維持著作息不規律的每天抽大量的煙,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