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黃沙下的世界-埃及學黃金時代的探險與考古 (精) ISBN:9787521763355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英)托比·威爾金森 頁數:5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955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劍橋埃及考古學家托比·威爾金森重磅作品。講述西方爭奪古埃及財富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各國考古學家之間為了爭奪埃及的神秘寶藏而展開的殘酷競爭。 一部集學術性、通俗性和真正的啟示性於一體的埃及史。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觀察家報》《旁觀者周刊》《經濟學人》多方國際主流媒體聯袂推薦。 國內一線埃及考古學者讚譽推薦。內容簡介 西方對古埃及的迷戀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羅馬就已相當普遍。沒有什麼能比在埃及的沙土中挖掘法老時代的黃金寶藏更令人興奮,尼羅河的古物,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西方想象力的靈感源泉。在此源遠流長的歷史基礎上逐漸形成一門真正的學科——埃及學。 而19世紀至20世紀初埃及學鼎盛時期,這一複雜年代見證了埃及所有偉大的發現,促使西方反覆出現「埃及熱」。這個學術研究與探險故事的黃金時代齊整地以兩個劃時代的事件為始終:1822年商博良破譯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後圖坦卡蒙陵墓的發現。前者提供了解開法老文明之謎的鑰匙,引發西方不顧一切尋找更多文物,與埃及密集接觸;後者展現了法老文明的繁榮和複雜,為西方在埃及的主導地位敲響了喪鐘。 《黃沙下的世界》從學科角度出發做了一次學術史的回顧,同時加入了歐洲近代史、地緣競爭和政治博弈的視角,是對埃及學的產生及其時代背景的一次全方位複原。以埃及學發展的時間線為主軸,詳述從19世紀至20世紀初被歐洲殖民侵略與身處現代化進程之中的埃及,為我們呈現了自拿破崙遠征埃及到1922年近120年間埃及學形成發展的過程,在呈現學者個人命運與大時代交織的迷人的複雜性的同時,突顯出歐洲知識體系對埃及學的主導和貢獻。從歐洲知識界對待古埃及文明的態度的轉變——從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智慧的源頭,到《聖經》和古典文獻框架中的異類,再到與古羅馬帝國共享榮光的文明——可以看出,埃及學正逐漸幫助我們看清一個真實的古埃及世界。 120年間,抱著不同目的在埃及土地上工作的歐洲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對埃及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他們的形象在作者筆下各具特色,有不擇手段的文物商、挑戰新奇事物的探險家、投身學問的學者、老謀深算的外交官、對古?不感興趣的療養者,還有執迷歐化的埃及統治者。無論他們動機如何,終歸通過他們一個世紀的冒險和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埋藏在黃沙下失落的世界。作者簡介 托比·威爾金森(Toby Wilkinson),生於1969年,現為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研究員。他是國際知名的埃及考古學者,已出版九本著作,其中《古埃及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Egypt)曾獲黑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目錄 時間線推薦序 序言 序幕 古老土地上的旅人 第1章 記述與解密 第2章 追尋拿破崙的足跡 第3章 海外的英國人 第4章 普魯士計劃 第5章 法國根基 第6章 尼羅河溯流千里 第7章 固定的職業 第8章 學者與無賴 第9章 埃及與美國 第10章 帝國的野心 第11章 美好的事物 尾聲 歷史的未來 圖注列表 致謝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