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文科背景下法科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ISBN:9787576820102 出版社:吉林大學 著編譯者:彭曉琳 唐文娟 鄧陝峽 頁數:2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33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人才創新驅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的教育論述,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印發的《關於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 O意見》為藍本,聚焦新文科背景下法科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主動適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新任務新要求,將「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作為改革突破口,以激發學生內生成長機製為目標,通過找准人才培養和行業需求的結合點,針對法科人才培養模式、學科專業交叉實踐、教學研究範式創新、產學協同育人機制、法律科技融合等領域改革進行探索與提煉,最終形成一系列教學改革成果,編撰成書。 本書主要圍繞新文科背景下法科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分法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學科專業交叉改革研究、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改革研究、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改革研究等模塊內容,涵蓋「育人目標—課程重構—方法改革—教學資源」等人才培養關鍵環節。作者簡介 彭曉琳,女,1967年生於成都,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四川省社科聯理事。1993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成都學院副校長。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現代西方文化思潮與青年教育研究,先後承擔或參与多個省教育廳和市級科研課題,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專著、編著4部。獲多項四川省、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錄 專題一 法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應用型城市大學新法科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人才培養觀研究 「德法兼修」理念下公安院校法治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論法學教育知識結構的內在缺陷及法律碩士教育的發展方向——兼論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 專題二 學科專業交叉改革研究 司法需求導向的新法科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法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探析 從學科交叉到交叉學科:企業合規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路徑探析 教義法理學理論前沿在公安法治教育中的應用 專題三 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改革研究 人工智慧時代地方高校法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法律碩士校外導師制度建設的困境與出路 知識產權專業實習模式探究——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 專題四 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改革研究 NLP技術助力高校法學教育改革——以婚姻家事用戶需求研究為視角 法律科技如何實現普惠法律服務和律師賦能 新時代高校教學中完善法治教育體系的路徑分析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