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性觀視角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究 ISBN:9787519470623 出版社:光明日報 著編譯者:謝安平 劉琦 李奧絲著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83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構建,在符合協商性司法的發展規律基礎上,結合我國司法理念和國情進行優化性設計,注重分析「人性」二重性對制度建構的影響。內容範圍覆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演變歷程、功能價值、基本內涵等基礎理論問題,通過規範分析、比較分析、實證分析等回應制度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本書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法學研究人員以及司法實務部門的專業人士,以多種法學研究方法深入剖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作者簡介 李奧絲,河北省邢台市人,北京工商大學法律(法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在刑事訴訟法學領域。主要研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刑事案件在線庭審等。目錄 第一章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論探尋及運行成就第一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我國的演變歷程 第二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本質屬性與功能價值 第三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以來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相關概念 第一節 關於「認罪」的概念之爭 第二節 關於「認罰」的概念之爭 第三節 關於從寬的幅度 第四節 認罪認罰的自願性 第五節 政策、原則維度中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第六節 認罪認罰案件中的證明標準 第三章 「人性」二重性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影響 第一節 關於「人性」二重性的假設 第二節 「人性惡」「經驗人」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影響 第三節 「人性善」「理性人」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影響 第四節 「人性」二重性視角下的求刑權與量刑權 第四章 認罪認罰從寬相關制度比較研究 第一節 美國辯訴交易制度 第二節 德國自白協商制度 第三節 認罪認罰從寬與辯訴交易制度、自白協商制度的比較 第四節 辯訴交易和認罪協商制度評析 第五節 辯訴交易與認罪協商制度對完善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啟示 第五章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控辯不對等導致屈從型自願 第二節 認罪認罰共同犯罪中產生「羊群效應」等現象 第三節 對未認罪認罰行為人進行報復性懲罰 第四節 導致控辯失衡 第五節 認罪認罰案件中求刑權與量刑權的衝突 第六節 辯護方內部衝突導致「騎牆式辯護」 第七節 認罪認罰案件中被害人的參与權缺位 第八節 認罪認罰撤回後有罪供述「照單全收」 第九節 公訴機關擅自撤銷具結書或擅自調整量刑建議 第十節 檢察院與法院事前量刑溝通違反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第十一節 司法實務界某些觀點存在模糊有罪證明標準的嫌疑 第六章 「人性」二重性視角下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 實現合意機制中的控辯對等 第二節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第三節 完善認罪認罰自願性的保障措施 第四節 完善認罪認罰案件證據規則 第五節 建立健全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規範 第六節 完善認罪認罰案件中的被害人參與權制度 第七節 全面貫徹謙抑原則 第八節 嚴格遵守證據裁判原則 第九節 以相對獨立的辯護觀處理認罪認罰案件中的「騎牆式辯護」 第十節 建立當事人反悔救濟機制 第十一節 明確規定求刑權之於法院量刑權無實質約束力 第七章 職務犯罪案件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特色構建 第一節 職務犯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法律框架 第二節 職務犯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 第三節 職務犯罪案件與普通犯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異同 第四節 完善職務犯罪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構想 第八章 以合規為核心的企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構建 第一節 涉企犯罪治理理念的革新 第二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涉企犯罪治理新理念的契合 第三節 合規嵌入企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必要性 第四節 以合規為核心的企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構建原則 第五節 以合規為核心的企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構建的具體路徑設計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