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新聞傳播研究-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ISBN:9787565734670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 著編譯者:高曉虹 頁數:2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714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全媒體傳播體系是新時代對主流媒體建設的一種全方位要求。全媒體既是新媒體,又是融媒體,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意味著主流媒體一方面要做好新媒體轉型,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在當今世界的媒體發展中,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是一種必然趨勢,中國在這方面既有后發的優勢,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充分認識到,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不僅僅是媒體技術的更新換代,更是牢牢掌握媒體話語權的政治需要。全媒體傳播體系是一種成體系建設,是一種著於國家戰略層面的主流媒體建設。目錄 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西方對華話語強制的國際輿論引導研究 何國平 雷躍捷 縣級融媒體中心招聘需求對新聞教育改革的啟示——基於2022年240則縣級融媒體中心招聘信息文本的詞頻考察 席志武 范龍燕 于瑞 構建非遺全媒體傳播的結構、方法、路徑與創新思維 王洪亮 理論與歷史 玩會兒手機再睡——基於手機依賴的睡前拖延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王長瀟 楊立奇 王蕊雷 微觀、交叉與多元化:老年群體媒介使用研究——基於CNKI資料庫的可視化分析(2000—2021) 張媛 鄧代玲 作為媒介環境的網路音頻進化:媒介邏輯、傳播路徑與融合趨向 黃艷 視聽傳播 創新與共融:數字化背景下北京冬奧會「雲端傳播」的技術賦能研究 趙淑萍 呂佳 女性獨白中的凝視:視覺消費中的身份認同 鄒欣 宋思宇 生命敘事 價值感召 情感治愈——紀實性人物訪談節目的生產邏輯與實踐反思 牛慧清 吳馥梅 國際傳播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現實題材電視劇對外傳播的方向與進路 孟雪 張國濤 全球疫情背景下海外華文媒體的傳播功能探析 戴楠 傳播與社會 情境信息的協同構建:基於危機事件中的共享文檔功能考察 王曉紅 張辰 創作激勵、生態治理與用戶黏性——基於SOR模型的平台可供性中介效應分析 臧志彭 林文萍 大學生社交網路禮儀認知與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楊鳳嬌 陳飛揚 物聯網背景下的媒介說服轉型 任雄飛 青年視點 「80后」的集體記憶書寫及其身份認同建構:以「翻紅」歌手偶像為例 龐亮 楊洋 疾病的化約化:數據新聞對疾病議題的呈現與遮蔽 李鯉 蘇曉蕊 全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話語有效性的構建 楊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