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效率優化理論與關鍵技術 解曉靈 978750477188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財富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效率優化理論與關鍵技術
ISBN:9787504771889
出版社:中國財富
著編譯者:解曉靈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61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在介紹城市軌道交通基本分類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 從 線路運輸組織、 換乘站結構與客流集散效率優化技術等多個方面, 較為全面地 研究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效率優化問題。其中引用了大量的 外城市軌道交 通系統的案例。這些案例印證了本書提出的相關理論和優化技術的可行性, 有 助於推動運營組織理論的發展與完善。在優化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效率、 提高人民出行便捷性與滿意度上, 具有較強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外典型城市軌道交通場景為切入點,系統介紹了城市軌道交發展的現狀,便於讀者瞭解該系統的技術特徵、線路敷設方式、綜合技術與運營特徵。針對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輸組織方案,從物理線網規劃、網絡化運營組織、快慢車結合運營、同站台換乘,逐步深入剖析如何提升系統的效率和服務水平。尤其是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的結構特徵和換乘效率問題,進行了重點分析。基於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理論,多項選擇Logit模型下的乘客換乘行為分析,採用Petri網進行仿真計算,從而得出各類典型客流需求下的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的變化規律。結合 外 客流管理優化措施,講解了站台客流集散效率優化方案的編制方法。

作者簡介
解曉靈, 女, 1986 年出生, 河南省鄭州市人, 現為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講師, 碩士生副導師,博士。2011 年獲 留學基金委資助, 作為聯合培養博士生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城市規劃專業, 2015 年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博士畢業。主持橫向課題2項、 協同育人項目2項、校級課題2項、公開發表論文十餘篇。作為課題負責人,獲得2022年首批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案,2023年首屆工程管理碩士(MEM) 教學案例。主要研究方向為運輸組織現代化、 運輸與物流、智能交通、倉儲與庫存管理等。

目錄

第一章 城市軌道交通分類與發展現狀
第一節 城市軌道交通分類
一、 城市軌道交通的技術特徵
二、 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敷設方式
三、 城市軌道交通的綜合技術與運營特徵
第二節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一、 日本 (東京)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二、 美國 (紐約)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三、 法國 (巴黎)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四、 英國 (倫敦)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五、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
六、 同站台換乘與網絡化運營的應用展望
第二章 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輸組織方案
第一節 物理線網規劃
一、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基本形態
二、 線網換乘便捷性
第二節 網絡化運營組織與運營計劃
一、 網絡化行車組織模式
二、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計劃編制
三、 列車開行計劃編制
四、 列車運行圖編制
五、 乘務計劃
第三節 快慢車結合運營與同站台換乘
第三章 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站結構特徵與換乘效率
第一節 城市軌道交通典型換乘形式
一、 車站內部換乘方式的組織類型
二、 車站客流流線
三、 換乘節 點的佈局形式
第二節 城市軌道交通換乘效率
一、 換乘節 點重要度評價
二、 換乘車站的限流措施
第四章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理論
第一節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理論
一、 承載能力的概念發展
二、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的定義
三、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一、 基礎設施配置
二、 運輸組織管理
三、 乘客行為決策
第三節 基於系統動力學的因果關係分析
第四節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評估標準
第五節 本章 小結
第五章 乘客換乘行為分析與仿真技術
第一節 同站台換乘系統的乘車選擇行為分析
一、 問卷設計與實施情況
二、 被訪者出行需求分析
第二節 同站台換乘系統的乘車選擇多項 Logit 模型
一、 基本假設與建模流程
二、 確定乘車選擇方案集合
三、 建立效用函數
四、 選擇特性變量與整理問卷數據
五、 利用 SP 排序數據的參數估計
六、 乘車選擇模型在同站台換乘線路的應用
第三節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仿真模型
一、 Petri 網理論
二、 CPN Tools 軟件
三、 CSPN 模型的功能設計
四、 CSPN 模型定義
五、 CSPN 仿真模型的子系統工作流程
六、 列車運行子系統
七、 站台客流子系統
八、 站台客流承載能力仿真算例
九、 基於典型客流需求的仿真實驗與結果分析
第四節 本章 小結
第六章 站台客流集散效率優化方案研究
第一節 站台客流集散效率優化措施
一、 站台容量擴展措施
二、 站台客流集散流線優化措施
三、 列車載客量改善措施
四、 列車運行協調優化措施
五、 客流引導與限流措施
六、 措施對比
第二節 灰色動態規劃模型
一、 理論基礎
二、 建立模型
三、 求解算法設計
第三節 站台客流集散效率優化算例
一、 算例介紹
二、 算例結果分析
第四節 本章 小結
第七章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效率提升的展望
第一節 本書主要成果
第二節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A 地鐵出行者乘車路徑調查問卷
附錄 B 乘車路徑調查問卷案例題常量表
附錄 C 灰數運算法則
附錄 D 軌道交通車站建築分類分級標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