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站故事-車站改變城市與生活 徐潔 于晨 97875765128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同濟大學
NT$1,25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站故事-車站改變城市與生活
ISBN:9787576512854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徐潔 于晨
頁數:2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84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西站故事:車站改變城市與生活》是杭州西站設計思考的全記錄,可以看到”站城融合”是如何一點點從理念變成現實的,並體現在設計的各個維度上。
同時,該書又不只是杭州西站的工程總結。在書中,杭州西站成為一個媒介,串聯起了車站的歷史、車站中發生的故事、站城之間的對話等。在其中可以看到車站是如何一步步改變城市空間,並與人的生活產生愈加密切的關聯的。從誕生到現在,車站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車站,保留著時代和社會的縮影,又像是一座座人生驛站,記錄著人們在此發生的相遇與離別,承載著五味雜陳的情感,充滿了未知的無限可能。因此,除了杭州西站,該書還記錄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在,不同時代、不同車站中發生的故事,以紀念車站以及探尋車站在人們心中的意義。

作者簡介
徐潔,建築媒體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現擔任《時代建築》雜誌執行主編,主編圖書有《解讀安亭新鎮》《都市水鄉朱家角》《建築中國》《茶禪一味:龍井靈隱》《外灘2號:華爾道夫酒店》《相遇建業裡》《良渚文化村:田園城市的中國當代實踐》《Aedas在中國》《城市繁榮與商業空間演變》。
于晨,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建築學碩士,200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現擔任築境設計總建築師、上海一院院長。深耕鐵路項目十餘年,帶領團隊開展了濟青高鐵沿線站房、魯南高鐵沿線站房、杭州西站、蘇州南站、昆明西站等重大鐵路項目設計工作及多項中國工程院、各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多次在國內、國際競賽獲得獎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及著作十余項,作為主要編寫者的”中國‘站城融合發展’研究叢書”獲國家出版基金。
姚涵,高級工程師,工學博士,2015年取得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一直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從事客站審查工作,現擔任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客站建築諮淘部副部長。長期關注和研究鐵路客站與城市的關係,在客站建設與城市關係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後主持了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參與課題曾獲鐵道學會料學技術一等獎,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及著作十余項。

目錄

序:火車站,開啟城市文明的新起點
前言
1 車同軌,城相連:天下共享
中國古代城市與交通
車同軌:馬車與驛站
城門、城市與交通
人民宮殿:從近現代城市的中心看火車站百年
火車站的現代性:流動、快速、新材料與結構
位置與建築空間特點:開放性、公共性、綜合性
時空的工業化:標準化時間、城市化與現代國家
車站的歷史:中國車站發展70年
一本書與一代人,奠定發展根基
幾代站,在交疊更替中發展
兩座客站的建設軼事,在限制中創新與引領
2 站 城對話:一座車站與一座城
杭州火車站:從城站到西站
天堂營造:杭州古城的歷史與風景
拆城築路:近代杭州城市的空間轉型
高鐵時代:軌道上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崛起
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火車帶動的城市之變
火車和火車站的魔法時刻:大倫敦的生長
鋼鐵框架的城市巨構:從水晶宮到火車站
城市復興與軌相連:國王十字區的沒落與重生
京都火車站:古都新生
鐵道成就的現代國家
千年古都的復興與交通
火車站變遷:從城市門戶到城市心臟
京都門戶:歷史之門、都市之丘、城市聚落
三城車站,各自精彩
3 西站建構:站城融合
站城共生:城市節 點生成
交通的彙聚與疊合
設計創新:垂直立體的分層交通系統
站城聚合,場域賦能
城市門戶:標誌性與公共空間營造
折疊空間:雲穀、雲廳、雲蓋
雲穀:陽光下的活力內核
雲廳:人是丈量車站的尺度
雲蓋:行走在城市天際線
綠城綠站:節 地、節 能、節 水和智能
第一節 地:以站城融合為出發點
可再生的能源
第一節 水和綠化
智能與全生命週期的考量
4 相遇 離別:車站時空
人生驛站:七十年的車站記憶
車站,連接著家和遠方,承載著愛與鄉愁
車站,記錄著旅行場景的變遷
火車的少年啟蒙:共振同頻的期待
火車與火車站的世界
火車伴隨著成長
遠方 車站:青春與夢想
青春 車站:旅行看世界
成昆線:難於上青天
火車旅行,就是我們的故事片
穿越:從東方快車到青藏鐵路
車站湧動:團聚與別離
濟南火車站與廣場:城市門戶和市民客廳
濟南老火車站複建問題
站台 背影
5 明日之城,以站開啟
天空之城:描繪人類夢想
天空之城:科技編織夢想
超級高鐵,未來已來
未來世界的支點:空間站
附錄 圖片來源

後記

前言/序言
杭州西站於2022年9月建成通車,開通至今持續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在各大媒體、學術論壇、講座中頻繁出現,吸引了眾多業界人士前來參觀考察。可以說,杭州西站作為”站城融合”的示範性項目,為中國”站城融合”的進一步提升和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同時,杭州西站也獲得了國際關注,外國網友紛紛評論其為”好萊塢電影裡才有的科幻建築”。隨著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召開,杭州西站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了更加巨大的影響力。本書是杭州西站設計思考的全記錄,可以看到”站城融合”是如何一點點從理念變成現實的,並體現在設計的各個維度上。
同時,本書又不只是杭州西站的工程總結。在書中,杭州西站成為一個媒介,串聯起了車站的歷史、車站中發生的故事、站城之間的對話等。在其中可以看到車站是如何一步步改變城市空間,並與人的生活產生愈加密切的關聯的。從誕生到現在,車站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車站,保留著時代和社會的縮影,又像是一座座人生驛站,記錄著人們在此發生的相遇與離別,承載著五味雜陳的情感,充滿了未知的無限可能。因此,除了杭州西站,本書還記錄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現在,不同時代、不同車站中發生的故事,以紀念車站以及探尋車站在人們心中的意義。
更加不能忽略的是,中國鐵路客運站的發展以及杭州西站的落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19世紀鐵路發展初期,中國鐵路建設曾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大約50年。如今,中國已經發展出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絡,高速鐵路客運站設計也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鐵路及客運站的建設濃縮了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歷程,也飽含著一代建築師為國家鐵路事業發展不斷開拓的初心與深情。本書回溯了1949年以後鐵路旅客站設計的發展歷史,重新回顧了先輩建築師們的研究及實踐成果,這其中包括新中國建築史上意義重大的北京站以及同時期建設的一批大站,還包括國內第一本鐵路設計參考書《鐵路旅客站建築設計》的出版。其中凝結了無數先輩的心血與汗水,也書寫了中國鐵路客站的歷史,值得每個人深深銘記與緬懷。本書系統梳理了中國鐵路客站的建設發展歷程,借此向先輩建築師們致敬。近年來,”站城融合”理念被反復提及,一些新建客站的建築設計中,普遍開始重視站城功能的複合、高鐵與城市交通系統的有機銜接,以及站城空間特色的塑造等。然而,”站城融合”理念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早在20世紀90年代杭州城站的設計中,即顯現了”站城融合”的雛形,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建築設計中,還體現在城市設計與控規當中。遺憾的是,受限於特定時代下的機制,一部分設想未能夠落實。杭州西站的設計理念,一定程度上與杭州城站一脈相承,是在其經驗總結與積累之上,作出的創造性的嘗試與突破。杭州西站今日所展現的新理念、新創想亦是中國鐵路客站設計變遷的映射。
可以說,杭州西站的設計解決了過去客站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應該承認,它的建成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有時代的因素,也有地域的因素,並不是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模式。相比於具體的設計手法,杭州西站的設計理念和思考更加值得關注,這也是出版本書的目的。另外,杭州西站的建設過程中也留有不少的遺憾,一些設計方案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實現。本書收錄了部分過程方案,展現出杭州西站的設計過程,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成為現在的樣子。目前,杭州西站的綜合開發還在建設過程當中,對其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更客觀的評判應留待未來書寫。但是,杭州西站作為”站城融合”這一特定發展階段的代表作品,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應該說,”站城融合”的路還很長,中國鐵路的發展也遠遠沒有到達終點。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引發更多的思索,為中國鐵路客站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