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環境地學 ISBN:9787040614039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趙燁 頁數:3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78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次修訂在繼承《環境地學》(第二版)基本框架的基礎上,依據學科發展形勢,適應開放-移動-共享式教學新趨勢和高素質專門創新性人才培養需要,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完善和補充;將生態文明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內涵與相關專業教學內容相融合;增添了多項數字化資源,建成了與教材配套的環境地學數字課程。 全書共12章,分別是環境地學總論、環境地球系統、大氣圈——保障生命共同體、水圈——滋養生命共同體、岩石圈——支撐生命共同體、土壤圈——養育生命共同體、生物圈——演化生命共同體、智慧圈——協調生命共同體、環境地球系統中的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環境地球系統中的物質循環、人類優化聚落環境的協調理念與實踐、環境地學調查技術與方法。每章均配有教學要點、電子教案、教學視頻、拓展與探索、環境個案、教學彩圖和思考題等數字模塊。 本書是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地理科學類和生態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開展通識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教材,還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研究的人員參考。目錄 第1章 環境地學總論1 1 環境地學及其發展 1 1 1 環境地學的概念 1 1 2 環境地學的孕育與發展 1 2 環境地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特徵 1 2 1 環境地學的研究對象 1 2 2 環境地球系統的組成及其特徵 1 2 3 環境地學的分支學科及研究內容 1 3 環境地學的研究方法 1 3 1 野外調查與定位觀測研究法 1 3 2 實驗分析與實驗模擬研究法 1 3 3 數理統計與E-GIS在環境地學中的應用 1 3 4 遙感技術在環境調查中的應用 1 3 5 環境地學的圖示化研究方法 1 4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第2章 環境地球系統 2 1 環境地球系統的外圍空間太陽系 2 1 1 宇宙中的太陽系 2 1 2 太陽的物質組成和結構 2 1 3 行星及其運動 2 1 4 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 2 2 地球-月球系統及其運動 2 2 1 月球概況 2 2 2 地球自轉 2 2 3 地球公轉 2 3 環境地球系統及其演化 2 3 1 環境地球系統概況 2 3 2 環境地球系統的組成結構 2 3 3 地核和地幔系統 2 3 4 地球表層系統 2 3 5 地球演化 2 4 環境地球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 2 4 1 物質形態、結構與質量 2 4 2 能量類型與質量 2 4 3 物質與能量的轉化 2 4 4 物質與能量轉化的一般規律 2 5 環境地球系統與人類社會的相互關係 2 5 1 人類是環境地球系統演化的產物 2 5 2 人類對環境地球系統的影響 2 5 3 環境地球系統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2 6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第3章 大氣圈——保障生命共同體 3 1 大氣圈的物質組成與層結 3 1 1 大氣圈的組成 3 1 2 大氣圈的層結 3 2 大氣圈中的能量 3 2 1 太陽輻射能與地表輻射平衡 3 2 2 氣溫場 3 2 3 氣壓場 3 3 大氣運動 3 3 1 大氣運動的驅動力 3 3 2 大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3 3 3 大氣環流 3 3 4 蒸發與凝結 第4章 水圈——滋養生命共同體 第5章 岩石圈——支撐生命共同體 第6章 土壤圈——養育生命共同體 第7章 生物圈——演化生命共同體 第8章 智慧圈——協調生命共同體 第9章 環境地球系統中的自然資源與自然災害 第10章 環境地球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第11章 人類優化聚落環境的協調理念與實踐 第12章 環境地學調查技術與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