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智能+產品設計創新思維及應用 ISBN:9787122437426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張寶榮 頁數:1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0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篇重點介紹智能產品設計的理論基礎,探討技術與人文社會變遷的關聯,為讀者提供深入思考智能產品的方向。第二篇聚焦于設計思維和相應的設計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設計方法。通過這樣的行文安排,給予讀者全面而系統的智能產品設計基礎知識理論與實踐方法。本書融合技術與人文,引領智能產品設計之美,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智能產品設計的全新視角。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本書倡導設計師們將技術融入人文社會變遷的背景與訴求中,通過智能產品設計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併為社會帶來積極的變革。 本書適合智能產品設計的愛好者和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理論與實踐並重。作者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傾情分享設計經驗與創新思維,助力讀者探索智能產品設計的無限可能,開啟智能時代的創新之旅。作者簡介 張寶榮,燕山大學本科、浙江大學碩士,現任浙江科技學院教師。曾主持教育廳項目《浙江省小家電產品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主持系列社會服務課題,如《基於智能機器人系統的產品設計與開發》《新型智能馬桶功能結構的設計與開發》和《座椅類產品CMF的數據框架設計與開發》。獲得一項發明專利《具有狀態檢測功能的跑步機》、多項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等。目錄 第一篇 在設計作為媒介傳播技術的時代第一章 技術變遷下的設計 第一節 智能技術變遷——發展歷程與未來應用方向 一、技術變遷過程 二、智能產品關鍵技術介紹 三、技術變遷對社會的影響 第二節 工業4 0時代的變遷 一、「工業4 0」 二、萬物互聯的時代 三、物聯網、服務和人 四、萬物互聯時代的交互方式 第三節 智能產品開發過程 一、智能產品開發步驟 二、智能產品的技術應用介紹 第四節 工業4 0時代的核心技術 一、信息物理系統(CPS) 二、雲計算 三、增材製造 四、增強現實(AR) 五、機器人 第二章 人文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 人文社會對產品面貌的影響 一、人文社會的概念與發展歷史 二、產品作用於人:景觀社會 三、人作用於產品:用戶共創 第二節 使用者與產品相互作用 一、精神觀念對產品的作用 二、產品的情感價值:情感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 第三節 消費者與產品相互尋找 一、遊離消費者與固定的產品 二、工業4 0時代下的產品與消費者 三、消費者使用產品 四、產品依附消費者 五、模糊的消費者與明確的產品 第四節 人文社會中消費者的嬗變史 一、社會發展進程對消費者觀念的影響 二、消費者轉向建立個性化和情感聯繫 三、人文社會中消費者需求的發展趨勢 第二篇 「技術+人文」的研究路徑與設計方法 第三章 研究路徑——從「加法」到「乘法」 第一節 從拼湊式設計思維到系統化設計思維 一、拼湊式設計思維 二、系統化設計思維 三、設計實例:運動員模塊化護具設計 第二節 從形式設計思維到本質設計思維 一、形式設計思維 二、本質設計思維 三、設計實例:食材洗切器V-Helper 第三節 從被動性設計思維到主動性設計思維 一、被動性設計思維 二、主動性設計思維 三、設計實例:指尖上的世界——視障兒童觸摸玩具 第四節 從推演性設計思維到前瞻性設計思維 一、推演性設計思維 二、前瞻性設計思維 三、設計實例:COS(curing of space)概念設計 第五節 從全球化設計思維到在地化設計思維 一、全球化設計 二、在地化設計的表現 三、產品設計在地化案例 第四章 設計方法——從創造事物到尋找關係 第一節 人與自然的關係 一、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問題 二、解決方案的提出 第二節 工業與自然的關係 一、工業設計的做法 二、應對手段 三、設計實例:廚餘垃圾綠色循環終端E-HOMCYCLE 第三節 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傳統文化的基礎 二、傳統文化的傳承 三、設計實例:荒石探屏草編家居產品設計 第四節 用戶與用戶的關係 一、工業4 0時代人與人關係的轉變 二、工業4 0時代人與人交流的轉變 三、設計實例:回憶照相機設計 第五節 產品與用戶的關係 一、工業4 0時代物與人關係的轉變 二、工業4 0時代物與人交流的轉變 三、設計實例:適老化公交車系統設計 後記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