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公司法理論 實踐與改革-以公司資本制度與債權人利益保護為中心 ISBN:9787515413167 出版社:當代中國 著編譯者:朱慈蘊 叢書名:當代中國法學家文庫 頁數:3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57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公司法作為最重要的商主體法,是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司法從無到有,不斷修改完善。中國公司法是本土化與國際化相互交融的產物。公司法從制定以來,就一直立足本國實踐,同時借鑒國際經驗,始終緊密聯繫實際,與時俱進。本書以「公司法理論、實踐與改革」為主旨對我國公司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繪。在引言部分,作者回顧了我國公司法的歷史發展和經驗。第一章為「公司法的理論視角」,作者分別探討了不完全合同理論、ESG理論的興起,在傳統法教義學之外探索審視公司法的理論角度。第二章為「公司法的實踐面向」,作者以法解釋學的方法研究了公司法人格否認、「資本顯著不足」、公司社會責任等實踐問題。第三章為「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作者以立法論的視角,探討了股東出資義務、無面額股、類別股、公司償債能力測試等重要問題,並提出公司資本制度體系化改革的方案。作為結語,作者在這一部分對公司法的現代化走向進行了展望。全書內容豐富、見解深刻,既有理論的闡發,又有對法律文本的解讀;既有解釋論上的見解,又有立法論上的籌劃,是一部公司法學的經典之作。作者簡介 朱慈蘊,女,民商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獲全國第二屆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1998)。 自1998年取得民商法學博士學位以來,作為一個以財務會計背景而又「半路出家」到法學領域中遨遊的學者,關注企業公司制度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朱慈蘊教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司領域,專著《公司法原論》(2011年)應當是對公司法領域的基本問題都有所討論,雖然規模並不雄厚,但無論從章節體例還是到具體內容,都有一些獨到之處。但若提及最為著名的成果,依然是被認為奠定朱慈蘊教授學術地位的專著《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1998年)。這本專著不僅成為她進入商法學領域的奠基之作,而且也為她帶來了諸多的榮譽:如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000年)、第四屆吳玉章獎金優秀獎(2002年)、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年)、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2008年)。此後,在承擔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重點調研課題《關於完善法人格否認制度的調研》的基礎上,再次出版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專著《公司法人格否認的理論與實踐》(2009年),並再次獲得第二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1年)。 迄今為止,朱慈蘊教授已發表學術論文九十余篇,其中不乏有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清華法學》《現代法學》《法商研究》等。目錄 引論 公司法的本土化與國際化一、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公司法》出台的機遇 二、公司制度的穩步發展與2005年全面修訂《公司法》 三、鼓勵企業創新創業、繁榮資本市場成為近幾年《公司法》修正的基本動因 四、中國公司法的特點與未來發展的方向 五、未來中國《公司法》修改必須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一章 公司法的理論視角 第一節 不完全合同理論 一、關於企業的經濟理論演進:不完全合同理論的意義 二、不完全合同理論視角下公司治理規則的基本框架 三、不完全合同視角下公司治理規則的完善方向:以修改章程的股東大會決議為例 四、結論 第二節 公司治理趨同論 一、引言:公司制度趨同假說與公司治理趨同的現實 二、決策與控制:股東會中心主義與董事會中心主義 三、監督與制衡;監事會、獨立董事與外部監督機制 四、利益與導向:控制股東、非控制股東與利益相關人 五、股權結構模式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六、結論:經濟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我國公司治理的走向 第三節 ESG的興起 一、ESG的興起與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機制具有內在契合性 二、從公司公民的視角看ESG興起引發的公司本質再思考 三、ESG對現代公司法提出更高的標準 四、現代公司法應當以制度回應ESG的新趨勢 五、結論 第二章 公司法的實踐面向 第一節 公司法人格否認的適用 一、濫用公司法人格的普遍性、嚴重性是引入規則的誘因 二、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的特點與制定法的缺陷 三、確立公司法人格否認的案例指導彌補制定法的缺陷 四、關注公司法人格規則在中國實踐的特殊性 五、欺詐、資本顯著不足與過度控制在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中適用中具有關鍵作用 六、司法實踐中應當謹慎運用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 第二節 「資本顯著不足」的適用 一、迷霧中的「資本顯著不足」 二、「資本顯著不足」的法理探析 三、我國法院適用「資本顯著不足」的實證研究 四、對「資本顯著不足」司法判斷規則的再審視 五、「資本顯著不足」在自願之債和非自願之債中應區別適用 六、結論 第三節 公司社會責任的實踐 一、公司社會責任的界定 二、法律責任是公司社會責任的底線 三、道德準則是公司社會責任的理想生和的A 四、公司社會責任在法律責任與道德準則的融合中落實 五、結論 第三章 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 第一節 股東出資義務的的在升永州到 一、問題的提出 二、回歸本源:股東出資義務之性質的再探討 三、公司法草案對認繳制的重構體現了股東出資義務雙重性的平衡 四、股東出資義務法定性決定了公司在維持資本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五、結論 第二節 無面額股 一、反思面額股的制度功能導公主 二、無面額股制度的優勢 三、無面額股制度的引入與調適 四、結論 第三節 類別股 一、類別股:滿足公司融資多樣化與投資偏好差異 二、類別股的雙重屬性與融資功效 三、類別股的公司制度價值 四、類別股制度構建的基本框架 第四節 公司償債能力測試 一、引言 二、償債能力測試的起源與實踐 三、引入償債能力測試的立法例 四、償債能力測試與資本維持原則的交互 五、償債能力測試的中國借鑒 六、結論 第五節 公司資本制度體系化 一、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歷史沿革:從嚴到寬但缺乏體系化架構 二、公司資本制度體系化再造的理論基礎:重新認識資本三原則 三、我國公司資本制度前端改革的完善之道 四、公司資本制度後端改革的路徑選擇 五、公司資本制度一體化再造的重大意義 結語 公司法的現代化走向 一、公司法現代化的標誌 二、能與ESG相契合的公司法才是現代化的公司法 三、現代公司法應關注公司資本體系化建設 四、完善公司治理是公司法現代化的重中之重 五、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公司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