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1956,潘光旦調查行腳 ISBN:978710022746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張祖道 叢書名:碎金文叢 頁數:3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2417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如何科學地考察某一地域的文化、族群與風俗?人類學家的田野工作往往給人嚴肅、乾澀的印象,但實際上田野調查最需要和人的日常生活打交道。張道祖先生的日記和影像,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可以直接觸碰到數十年前潘光旦先生前往西南地區考察的鮮活歷史場景。這不僅是潘光旦先生實地調查、研究「土家」的第一手記錄,也是1950年代西南地區日常生活生動的寫照。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隨潘光旦先生赴川東南、鄂西南走訪土家期間留下的攝影紀錄和田野日記。潘光旦先生憑藉古籍文獻資料整理和細緻的田野考察,科學地總結出土家人獨特的文化風俗、生活習慣,促成了土家族的科學認知。 川鄂之行是潘光旦第二次土家調查之旅。作為學生和攝影記者,張祖道隨行參与了這次調查,用影像和筆記錄這次調查的全過程。書中既有新中國朝氣蓬勃的建設場景,也有土家人淳樸的生活,樸素自然的影像和文字為我們交織出1950年代中國西南地區真實的社會景象。作者簡介 張祖道(1922—2014) 攝影家,湖南瀏陽人,1945年進入西南聯大社會學系就讀,師從潘光旦、費孝通,后畢業於清華大學社會學系。1949年參軍,1952年起任《新觀察》雜誌攝影記者,1985年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2012年榮獲中國攝影最高榮譽「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他從1940年代起拍攝大量有關清華園、老北京的影像,並前後十余次陪同著名社會學家潘光旦、費孝通到湖北和江蘇等地進行實地調查,拍攝了大量影像,並配以翔實嚴謹的文字記錄,具有很高的學術文獻價值。先後出版有《江村紀事》《1956,潘光旦調查行腳》《剎那——中國當代文化名人剪影》。目錄 1956,潘光旦調查行腳情系土家研究 潘乃谷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