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技術基礎 (第3版) 朱紅 易傑 謝丹 97875680990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31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3D列印技術基礎 (第3版)
ISBN:9787568099073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朱紅 易傑 謝丹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95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為”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全書採用項目任務式體例結構,雙色印刷,融入課程思政元素,配套豐富的數字資源(教學大綱、教學課件、30餘個教學視頻),可掃碼獲取。
本書自2017年首版以來,本多所院校選做教材,在歷經多次修訂改版後,體例愈加完善、配套資源愈加充足。本書適用於職業院校增材製造專業、製造工程類、材料工程類和產品設計類專業的教學,也可作為應用型高校的相關專業教學或自學。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三版根據近年來國內外3D打印技術的發展現狀編寫而成,彙集了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精華,以目前*新的教育改革精神和行業標準、職業標準為指導,並結合編者近年來對3D打印技術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以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主線,以五種主流3D打印技術(包括SLA、FDM、SLS、SLM、3DP)為依託,系統地闡述了3D打印技術的成形原理、成形材料、成形設備、成形件後處理及*新的應用進展。本書第一版為全國應用型高校3D打印領域人才培養”十三五”規劃教材,於2017年出版,根據3D打印技術的發展和讀者的使用需求,2021年修訂後出版第二版。本書第三版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製造工程類、材料工程類和產品設計類專業的學習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本科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同時可供從事3D打印技術領域研究、開發、設計、製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現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任教,教授。課程建設:主持完成了《沖塑模具設計與製造》*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完成專業論文15篇,主持省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表彰:2014年獲全國優秀教師 、作為指導教師,獲得第五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國家二等獎、湖北省一等獎、第六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湖北賽區一等獎。

目錄

目錄

項目1緒論(1)
任務13D打印概述(3)
任務23D打印工藝分類(5)
任務33D打印技術優勢(7)
任務43D打印技術的意義(8)
任務53D打印發展趨勢(9)
任務63D打印的未來(11)
項目23D打印基礎理論(15)
任務13D打印數據(18)
任務2模型處理(38)
項目3光固化成形(53)
任務1SLA成形原理及特點(59)
任務2SLA成形材料(61)
任務3SLA成形設備(66)
任務4SLA成形後處理(79)
項目4熔融沉積成形(83)
任務1FDM成形原理及特點(87)
任務2FDM成形材料(89)
任務3FDM成形設備(97)
任務4FDM成形後處理(107)
項目5激光選區燒結(110)
任務1SLS成形原理及特點(115)
任務2SLS成形材料(116)
任務3SLS成形設備(122)
任務4SLS成形後處理(134)
項目6激光選區熔化(139)
任務1SLM成形原理及特點(144)
任務2SLM成形材料(146)
任務3SLM成形設備(151)
任務4SLM成形後處理(161)
項目7三維打印(165)
任務13DP成形原理及特點(168)
任務23DP成形材料(169)
任務33DP成形設備(172)
任務43DP成形件後處理(180)
項目8其他成形技術(186)
任務1分層實體製造(190)
任務2形狀沉積製造(193)
任務3數字化光照加工(195)
項目93D打印技術的應用(201)
任務13D打印技術在工業製造領域中的應用(206)
任務23D打印技術在文化藝術領域中的應用(217)
任務33D打印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225)
任務43D打印技術在建築領域中的應用(229)
任務53D打印技術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232)
任務63D打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233)
任務73D主流打印成形技術的應用(235)
附錄A常用材料中英文名稱對照(246)
附錄B本書部分中英文術語對照(248)
參考文獻(250)

前言/序言
3D打印(3D printing)技術,又稱為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製造出實體的先進製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製造技術的交叉融合。相對于傳統的減材製造(材料去除,如切削加工)技術,3D打印是一種自底向上疊加材料的製造技術,它可以打印任意複雜形狀的產品且不需要預製任何模具,可實現小批量、個性化私人訂制。3D打印技術的核心是基於離散降維思想的材料累加製造,即將具備複雜形貌乃至多材料、多尺度結構特徵的三維零部件分解為一系列二維離散層面(可以為平面或者曲面)或者連續的一維加工路徑,由此以一種統一的、簡單的方式實現零部件的逐點逐域成形,並且完全(針對平面分層)或很大程度上(針對曲面分層)規避了加工頭與待完成零部件間的干涉效應。相對于傳統的減材製造而言,增材製造極大地降低了複雜零部件的製造和裝配難度,且可實現全自動工藝編程。
3D打印的實質是以數字三維CAD模型文件為基礎,利用計算機將成形零件的3D模型切成一系列一定厚度的”薄片”,運用高能束源或其他方式,將熔融體、液體、粉末、絲或片等特殊材料進行逐層堆積粘合,疊加成形,從而*終”打印”出真實而立體的固態物體。3D打印成形的通用化過程為:設計者首先在計算機上利用三維軟件建立3D模型,再用切片軟件將3D模型分解成多層的截面,打印機逐層打印2D輪廓,堆疊形成三維實體。本書將以3D打印技術的成形原理為主線,以五種主流3D打印技術(包括SLA、FDM、SLS、SLM、3DP)為依託,詳細介紹3D打印技術的成形過程,包括三維建模、模型數據處理、3D打印材料、成形設備及工藝、成形件後處理等。
本書以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基本思想,全書內容分為9個項目。項目1簡要介紹3D打印技術的起源和發展、成形原理、成形特點以及意義。項目2介紹3D打印基礎理論,包括3D打印技術成形過程中的前兩個環節 :三維建模和模型數據處理;項目3至項目8介紹3D打印的五種常用及其他成形工藝,分別介紹SLA、FDM、SLS、SLM、3DP以及其他3D打印技術的成形原理、成形材料、成形設備及成形件後處理。項目9介紹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並分別列舉了3D打印在工業製造領域、文化藝術領域、生物醫學領域、建築領域等多領域的應用情況。
本書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朱紅、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易傑、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謝丹任主編,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業冬、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侯高雁、廣東機械技師學院王華雄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有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劉凱、魏雪、武漢惟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鐘凱。其中朱紅負責編寫項目1、2,易傑負責編寫項目4,謝丹負責編寫項目3,侯高雁負責編寫項目5,王華雄負責編寫項目6,業冬負責編寫項目7,劉凱負責編寫項目8、項目9任務3,魏雪負責編寫項目9任務1∼2和附錄,鐘凱負責編寫項目9任務4∼7,全書由朱紅統稿。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相關資料,除書中注明的參考文獻外,其餘的參考資料有:公開出版的報紙、雜誌、刊物和書籍,因特網上的檢索。本書中所採用的圖片、模型等素材,均為所屬公司、網站和個人所有,本書引用僅為說明之用,絕無侵權之意,特此聲明。在此向參考資料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編寫時間倉促,書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懇請使用本書的師生和有關人士批評指正。
編者
2023年5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