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 高德勝 978753349698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福建教育
NT$33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
ISBN:9787533496982
出版社:福建教育
著編譯者:高德勝
頁數:2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803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道德冷漠與道德惡、道德冷漠的教育關聯、教育如何抵禦道德冷漠。道德冷漠是對他人的漠視,即眼中無人,他人的生死痛苦在冷漠者那裡都激不起一絲漣漪。道德冷漠的「冷氣」是向外的,但也是向內的。我們對他人的冷漠,正是內在靈魂枯萎的表徵。道德冷漠有教育關聯性。現代教育競爭過度的,可以說是被競爭附體。被競爭綁架的現代教育,在很大程度教給孩子的是你死我活,是對他人遭受的不管不問。現代科技提供了太多讓人逃離自己的通道,現代人在遠離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快。當人無法與自身對話時,人就失去了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斷力,冷漠、作惡而不自知。道德冷漠也記憶相關,記憶品質的下降也是道德冷漠的一個根源。從歷史的高度來看,道德冷漠的教育關聯還在於現代教育是以道德作為代價發展而起來的。從事實上看,道德冷漠有教育關聯性。教育有現實形態,也有應然形態。不要以為後者毫無意義,應然的、理想的教育形態起著建構新的教育形態的作用。今天的教育現實,其實也只不過是一種建構。我們完全可以建構新的教育現實以來抵制、消解道德冷漠的蔓延。

作者簡介

高德勝,1969年生,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學者」特聘教授,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德育論學術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德育學科組成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是國家統編教科書小學《道德與法治》執行主編。在CS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生活德育論》等有廣泛學術影響的專著6部,是有學術原創力的教育學者。

目錄

第一部分 道德冷漠與道德惡
第一章 道德冷漠與教育之能為
一、對道德冷漠的再思考
二、道德冷漠之惡
三、道德冷漠的「現代生產」
四、抵抗道德冷漠的道德教育
第二章 意志薄弱及其克服
一、一個「卡脖子」的問題
二、作為「概念串」的意志薄弱
三、意志薄弱與惡的距離
四、意志薄弱的克服
第三章 教育:道德惡的抵抗
一、道德惡及其形態
二、在惡的諸形態之間
三、現代教育與「根本惡」的誘惑
四、教育:站在去惡的最前線
第二部分 道德冷漠的教育關聯
第四章 競爭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擴張
一、教育與競爭的暖昧關係
二、競爭是一種「靈惡」
三、被競爭附體的教育
四、競爭借教育之身「傳道」
五、教育還有「還魂」的希望嗎?
第五章 教育與人的「自我離異」
一、我們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二、現代教育:推著人遠離自己
三、「自我離異」意味著什麼?
四、教育還能照亮我們「歸家」的路嗎?
第六章 論學校教育對記憶的處置與後果
一、「記憶問題」的教育關聯
二、不同的記憶,不同的意義
三、不同的記憶,不同的遭遇
四、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後果
五、重構教育與記憶的關係
第七章 論道德作為現代教育之代價
一、「四輪驅動」的現代教育
二、「謀生術」:智者派的全面勝利
三、「教育印刷術」:現代教育對人的降格
四、學校:一個道德貧乏的地方
第三部分 教育:作為道德冷漠的解救之道
第八章 解除痛苦:教育的固有使命
一、教育與痛苦在「這裏」相遇
二、痛苦的混沌
三、教育的「痛苦使命」
四、「他人的痛苦」與教育的「特殊使命」
第九章 教育愛的復歸
一、愛的拯救
二、愛:人之根
三、何為教育愛?
四、拿什麼去拯救愛?
第十章 教育重構:從一端到中道
一、張力中的教育
二、執於一端的古代教育
三、執于另一端的現代教育
四、教育的預言式存在
附錄: 愛與超越——魯潔先生教育思想的兩個關鍵支點
一、愛是超越的根基
二、愛是先生教育思想的底色與追求
三、超越:對可能世界永不停歇的追求
四、愛與超越的內在統一性
五、「最有魅力的教育學」
後記:真話即修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