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真者理論研究 李主斌 97871002238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使真者理論研究
ISBN:978710022389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李主斌
頁數:45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0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西方哲學研究者、愛好
真理問題是西方哲學史上古老的問題之一,符合論則是嘗試解決這一問題的歷史悠久的理論。雖然符合論契合我們的真理直觀,但其具體刻畫卻引出了諸多哲學難題。使真者(truthmaker)概念共享符合論的真理直觀:真理依賴於存在(beings)。基於此,不少使真者的擁躉嘗試用使真(truthmkaing)來澄清真理的本質,並探討使真者的本體論意蘊。本書從符合論辯護的角度展開對使真者理論的研究。首先梳理了符合論的各種典型版本,展示其困難,並探討為符合論辯護的可能方向,即藉助使真者概念的刻畫與辯護;然後梳理、分析了學者們關於使真者概念及其核心論題的各種觀點與論爭;在此基礎上,對「使真者」概念給出了新的定義,這一定義可以輕易地導出作為一種符合論版本的使真者原則;最後,從符合論辯護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了符合論在當代Z大的競爭對手,即真理緊縮論對於符合論的批評。

內容簡介
本書從真理符合論辯護的角度研究使真者以及使真者理論的諸核心論題。在本書描墓的使真者圖景中,不僅使真者與真理符合論始於相同的真理直觀(即符合論直觀),而且使真者是把握、刻畫符合論直觀的最佳概念。具體而言,第一,本書論證了事實是使真者,並給出了一套事實本體論;第二,對於實在與真理的關係,本書辯護使真者Z大主義、拒斥使真者必然主義,並在此基礎上給出了否定真理的使真者建議;第三,通過對使真者給出新的定義,本書刻畫了作為真理符合論版本的使真者概念。

作者簡介
李主斌,1984年出生,湖南耒陽人,復旦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導,曾在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真理概念以及與這一概念相關的形而上學、語言哲學和邏輯哲學問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省部級課題一項。已出版譯著《真理》,發表論文近三十篇。

目錄
引言
第1章 真理符合論
第2章 批評與辯護
第3章 使真者
第4章 使真關係與蘊含原則
第5章 使真者最大主義與使真者必然主義
第6章 使真者論證:事實作為使真者
第7章 否定真理的使真者問題
第8章 事實本體論
第9章 使真者與真理符合論
第10章 緊縮主義真理觀對符合論的挑戰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後記

精彩書摘
作為哲學史上最古老的真理論,符合論版本頗多,這些不同版本共享「真理符合論」的名號是因為它們都堅持這樣一個基本教條:(CT)一個真值載體是真的,當且僅當它符合特定實在。
這是符合論的一般表述。儘管符合論的各種版本通常不會求諸符合概念,但這一概念為(CT)所需要,且它所表徵的關係關聯著真值載體與特定實在。這意味著,如果使真者原則是一種符合論,那麼關聯真值載體與特定實在的使真關係應該是某種符合關係。問題是,使真關係可以是某種符合關係嗎?
對於把使真關係歸於符合關係的做法,文獻中存在兩個主要的挑戰: 其一,符合關係被認為是一對一的,而使真關係不是; 其二,符合關係是對稱的,而使真關係則被認為是非對稱的。
先看第一個挑戰。幾成共識的是: 使真關係是多對多的。但是,對於符合關係,阿姆斯特朗曾談到,符合論的一大毒害是將符合關係看成是一對一的「這是一個形而上學上極其奢侈的論題。符合論擔負這樣的指責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關於符合論的哲學考古學會告訴我們,儘管摩爾塞爾確實認為符合關係是一對一的,但很難看出其他符合論者會贊同這一點。邏輯原子主義也許會認為在原子命題層次,符合關係是一對一的,但當涉及複雜命題時,邏輯原子主義者並不認可一對一的符合關係,他們並不認為,相應于複雜命題的真理存在複雜事實。對奧斯汀而言,語詞、陳述與實在的關係是純粹約定性的,這種約定關係並不具有一對一的特徵「在塔斯基看來,符合是對象的無限序列與開語句之間的滿足關係,這一關係無論如何也都不是一對一的。因此,說符合關係是一對一的關係,這並不是符合論的本質教條,它( 如果存在這種情況) 只是某些符合論者的偏好。
再看第二個挑戰。就符合關係而言,對於命題p和事實/,如果p由於符合/而為真,那麼對於真命題p,存在一個事實,即,符合它。但是,就使真關係來說,如果f使得p為真,我們通常不能因此說,p使得廣為真。 因此,使真關係不是一種符合關係這被認為是使真者原則不同於符合論的判定性證據。但是,有一個現象需要注意,即沒有任何一個符合論者在給出其符合論時會給出(CT) 這樣的公式,後者實際上是不同符合論版本共同承諾的東西。因此,它僅保留了共性,而丟失了個性。
實際上,儘管符合論的一般刻畫(CT) 使用了對稱的符合關係,但是符合論者心目中的實在與真理的關係卻是非對稱的。對此,亞里士多德曾這樣談道「如果存在一個人,那麼我們所說的陳述「存在一個人』是真的,反過來也如此·····。並且,儘管該陳述不可能是該真實事物存在的原因,該真實存在的事物看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是該陳述為真的原因:正是因為該真實存在的事物存在或不存在,該陳述才被稱為真的或假的。」因此,儘管符合關係是對稱的,但是起解釋作用的僅有一個方向,即從實在到真理的方向。這一點也為真理同一論者畢比(H BeeBee) 和多德(J Ddd) 所承認。
當然,這種情況的存在表明(CT) 是有問題的如果符合論者心目中的符合關係是非對稱的,那麼在其技術刻畫中就要把這種非對稱性表現出來(CT) 沒有做到這一點。然而,如果我們對簡潔性的要求稍微放低一些,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假設用「p」表示命題「p」表示事實(並且假定事實是使真者,「C」表示符合,「T」表示謂詞「是真的」,大衛(M David) 認為,符合論的一般刻畫可以更技術性地表示如下:(CT*)對於任意x,Tx 當且僅當(PxA FyAxCy)
按此刻畫,命題x為真的充分必要條件並非是3y(xCy),而是一個更複雜的東西,即3y(Px A FyAxCy)。容易證明,儘管xCy 是對稱的,但Px A FAxCy 卻是非對稱的。問題是(Px A Fy xCy) 這一複雜表達式代表什麼?大衛認為,如果語言學的表徵可靠的話,那麼這一表達式代表一個關係,一個複雜的關係。這聽起來似乎有點怪異,但我們也很難找到理由否認它是一個關係。
這是一個消極回應,它只表明了,一種得到更恰當刻畫的符合論,其刻畫所表徵的實在與真理間關係也是非對稱的,它沒有表明,使真關係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如上所述的複雜關係。是否存在一個橋接原則,將使真關係與上述複雜關係對應起來?如果能建立這樣的橋接原則,那麼就會是一個積極回應。然而,大衛認為這項事業的前景是黠淡的。這可能會被那些反對將使真者原則納入符合論的學者用作支持他們立場的理由,但本文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理由。不妨試想一下塔斯基的語義性真概念,這個理論中表徵實在與真理之間關係的刻畫也無法通過橋接原則與符合關係以及(CT*)中的複雜關係對應起來。)之所以如此原因恐怕在於,真理符合論是一個理論家族,而非單一的理論。

前言/序言
使真者與真理符合論共享相同的真理直覺根據使真者,一個命題是真的,是由於在客觀實在中存在一個(些)實體該命題憑藉(in virtue of) 其而為真。簡言之,實在是真理的本體論基礎。根據符合論,一個命題是真的,是由於在客觀實在中存在它所符合的實體。實在同樣是真理之為真理的原因。
使真者與符合論之間這種密切關係已被很多哲學家注意到,下述引文是其中幾例「任何被真理符合論所吸引的人應該都會被使真者吸引。符合論要求符合物,而真理的符合物即是使真者。」「我們今天已經拋棄了真理符合論,儘管如此,符合論表達了真理的一個重要特徵,即一個陳述是真的,僅當這個世界上存在某物,它憑藉其而為真。」「使真者原則是真理符合論的凈化版本。」然而,這些論述至少允許兩種針鋒相對的解讀: 其一,使真者原則是一種版本的符合論,或是符合論的改進版本。其二,使真者原則把握了符合論中合理的東西,而符合論本身野心太大應予以拋棄。
從文獻來看,儘管像阿姆斯特朗(D M Arm-strong) 等重要哲學家同情符合論,傾向於將使真者原則看作對符合論的澄清與辯護 ,但也有不少使真者的擁冤把使真者理論與符合論看作是競爭性理論,如穆利根(K Mulligan)、西蒙斯(P Simons)和史密斯(B Smith)、勞(E J Lowe) 和阿賽(J Asay)。為了拒這一等同,他們主要提出了兩類論證: 其一,符合關係是對稱的,而使真關係是反對稱的,因此使真關係不是一種符合關係;其二,符合論是一種真理論,旨在提供對真理的分析,但是使真者原則(為了避免循環定義)不能提供這樣的分析。
本文嘗試分析這兩類論證。通過這一分析,我們會發現它們都不是判定性的,不僅如此,一個被恰當定義的使真者將使得使真者原則成為某種版本的符合論。文章的結構如下: 第二節討論第一種反對論證;第三節討論第二種反對論證:第四節給出一種新的使真者定義,並基於此定義刻畫使真者原則,使其作為符合論之一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