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學研究.2022年.第2輯 (總第4輯) 吳宏耀 97875764089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事法學研究.2022年.第2輯 (總第4輯)
ISBN:9787576408935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吳宏耀
頁數:41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44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刑事法學研究》在專題設置上,將以「中國問題」為終極的學術關切與理論歸宿,倡導自主性、本土性、實踐性、前沿性研究,鼓勵有的放矢的比較研究,融合多元的方法論,力圖整合刑事法學學科資源,促成聚力中國刑事法學研究的良好格局。 本輯為第2輯,設有卷首語、名家特稿、專題徵稿:法定犯時代的立法與司法問題、企業合規研究、學術專論、譯文等專題,聚焦于「刑事訴訟法教義學」,積極整合刑事法學的一體化研究景象。希望對中國刑事法問題的關注、挖掘、表達,通過不斷聚攏年輕的學術夥伴,為當下邁向新時代的中國刑事法學研究帶來一些本體性、自主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吳宏耀,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法律援助中心執行主任。兼任國家檢察官學院特聘教授、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高人民法院駐所研究學者。曾作為訪學學者應邀赴紐約大學法學院、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中心、康奈爾大學法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研究類)二等獎(2004年)、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二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項目(2010年)。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現代法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出版《刑事審前程序研究》《訴訟法論綱》等專著,翻譯《美國刑事訴訟法精義》《刑事訴訟故事》等著作。

目錄

卷首語
名家特稿
邁向新時代的中國法律援助 樊崇義
正裝的「補丁」,還是流行的「便裝」——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特點和挑戰 孫長永
專題徵稿:法定犯時代的立法與司法問題
不作為型危害安全生產行為的刑法規制——《刑法修正案(十一)》危險作業罪的展開 楊智宇
《刑法修正案(十一)》背景下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檢視與完善 鄭玲
刑事一體化視野下的非法持有槍支罪 于志明
隔夜醉駕行為的出罪路徑研究 陳奕欣
犯罪學專欄
切薩雷·龍勃羅梭及其犯罪學研究 吳宗憲
刑事訴訟法教義學專欄
第二審程序中「新事實加重規則」的規範分析I徐颺 張世文
證據法研究
監察證據標準層次性的法理建構——從《監察法》第33條第2款切入 劉金松
刑事輔助證據的規範化反思與重構 孫珊
審判階段證據申請的困境與出路——基於1004份判決書的實證分析 張迪
企業合規研究
企業合規不起訴中檢察官自由裁量權的規範化 商浩文 吳芳
醫療合規的理性審視與前景設計 王唯鑒
學術專論
客觀歸責理論:學說考察、體系定位與本土化反思 郭艷東
延誤險騙保類案件中刑民關係的再探討 李迎寒
論欺詐發行證券罪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行為的規範化認定 楊光耀
實務透視
論集資犯罪案件的追贓挽損問題 付強 閏國坤
流量造假的行為類型與司法規制 付奕
集資類犯罪中幫助犯認定的擴張化現象及其限制 游俊哲
再論矯正準備:新社區矯正法背景下的矯正實施問題研究 熊鑫
被告人閆某邵非法拘禁案——審判階段認罪認罰的處置程序 周庶明 朱愷
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信息共享相關機制完善研究 李薇菡 李生強
譯文
美國犯罪狀況的實證數據分析報告 [美]瑞秋·摩根亞歷山德拉·湯普森著 李曉涵 譯
《刑事法學研究》徵稿啟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