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益訴訟原理與架構 張嘉軍 978751978120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事公益訴訟原理與架構
ISBN:9787519781200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張嘉軍
頁數:43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45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時代民事公益訴訟基本原理為研究根基,以民事公益訴訟程序制度實踐運行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民事公益訴訟運行原理和程序制度在實踐中的真實面貌,窺視其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成因以及未來改革的基本建議,形塑中國特色民事公益訴訟基本原理,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事公益訴訟程序制度,打造中國特色公益訴訟話語體系和學術體系,讓中國特色的「公益訴訟名片」更為堅實地走向世界司法制度的舞台中央。

作者簡介

張嘉軍,1970年11月生,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國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鄭州大學聯合成立)執行主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基地——鄭州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河南省人文社科領域首位獲得者)。河南省首屆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百名社科理論優秀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第七屆河南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河南省四個一批理論人才。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9項。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文章60餘篇,其中部分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或轉摘。出版專著9部,其中獨著3部、合著6部。獲得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勵7次。兼任中國案例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理事、河南省民事訴訟法學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政府法律顧問、河南省委辦公廳法律顧問、河南省法官檢察官專家諮詢委員會非常任委員、河南省人民檢察院諮詢專家、河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目錄

第一章 民事公益訴訟模式研究
第一節 當事人主義或職權主義
第二節 職權干預主義在民事公益訴訟中的具體適用
一、釋明權的行使
二、反訴權的禁止
第三節 職權進行主義在民事公益訴訟中的表現
一、限制調解與和解
二、限制撤訴
三、執行程序的啟動
第四節 職權探知主義在民事公益訴訟中的具體表現
一、法院依職權查明事實、調查取證
二、自認限制
三、舉證責任分配
第五節 域外公益訴訟模式之比較
一、美國
二、印度
三、日本
四、德國
第六節 民事公益訴訟模式之探討
一、職權主義在我國普通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適用
二、民事公益訴訟的幾點特性分析
三、結論:民事公益訴訟應堅持職權主義訴訟模式
第二章 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制度研究
第一節 追本溯源:支持起訴制度在民事公益訴訟中的應然定位
一、支持起訴制度的立法溯源
二、支持起訴制度的應然定位
第二節 制度異化:民事公益訴訟訴前支持起訴演變為訴中參与
一、支持起訴制度被檢察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稀釋
二、檢察機關的支持起訴異化為訴訟活動的參与
第三節 消極影響:檢察公益訴訟訴前支持起訴制度的異化對訴前程序制度價值的衝擊
一、導致檢察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的虛置
二、不能滿足推動社會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現實需求
三、背離了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補充性」要求
第四節 歸位與重塑:檢察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制度的應然回歸與程序設計
一、支持起訴制度應回歸檢察民事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第三章 預防性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請求研究
第四章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研究
第五章 民事公益訴訟級別管轄制度研究
第六章 民事公益訴訟地域管轄制度研究
第七章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專家鑒定類證據研究
第八章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證明標準研究
第九章 民事公益訴訟的「刑事化」研究
第十章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研究
第十一章 公益訴訟授權單行立法「民事化」研究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