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心靈療愈-信念修正的理論與實踐 ISBN:978731329418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孫丹陽 叢書名: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文庫 頁數:22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1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當前心理問題高發的社會現實,從三個層次對心理治療中的共同因素信念修正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首先是信念與信念系統的基礎性問題,包括信念與信念系統的本質,信念修正的科學基礎與原則策略;其次是信念修正概念在心理治療領域內的理論發展與實踐演化;第三是在心理治療整合範式下構建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實現對信念修正操作性設計。本書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兼具學術性與通俗性,既可作為相關領域研究的前期材料,也可為遭受心理問題困擾的個體提供自我療愈的路徑指引。作者簡介 孫丹陽,女,1989年生,201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現就職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認知科學哲學、心靈哲學研究,尤其關注認知科學哲學視角下信念相關問題。在《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哲學分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8篇。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研究緣起與意義 1 1 1 心理健康是個體、家庭、社會的共同追求 1 1 2 心理異常應對的範式轉化——拓寬心理治療技術的作用領域 1 1 3 心理治療技術的範式整合趨向 1 1 4 哲學諮詢的方法論困境——推動信念修正的理論構建與實踐取向 1 1 5 心理治療技術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間 1 2 研究現狀 1 2 1 當前心理治療領域研究內容概述 1 2 2 信念修正研究現狀 1 3 研究視角、目標與方法 1 3 1 研究視角 1 3 2 研究目標 1 3 3 研究方法 1 4 研究範圍、內容與創新點 1 4 1 研究範圍的界定 1 4 2 思路架構及主要內容 1 4 3 創新點 第2章 信念與信念系統 2 1 信念的本質 2 1 1 信念的解釋 2 1 2 信念的來源 2 1 3 信念形成的途徑 2 1 4 信念的特性 2 1 5 信念的功能 2 2 信念系統的基本問題 2 2 1 內隱信念與外顯信念 2 2 2 信念系統的解釋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 2 3 信念系統的解釋模型:「真-善-美」模型 2 2 4 信念在系統中的存在形式 2 3 信念修正的科學基礎 2 3 1 「4E+S」理論模型 2 3 2 神經可塑性 2 3 3 鏡像神經元 2 4 信念修正的原則與策略 2 4 1 一致性維護 2 4 2 信息經濟原則 2 4 3 置信度消減 2 4 4 稀釋與降低權重 2 5 本章梳理 第3章 精神分析:信念修正的思想開端 3 1 精神分析的思想內核 3 1 1 心理地形學說 3 1 2 人格結構理論 3 1 3 防禦機制 3 1 4 心理動力 3 2 精神分析對信念的關涉 3 2 1 早期經驗與信念塑造 3 2 2 記憶缺失與潛意識信念 3 2 3 病理性觀念與不合理信念 3 2 4 情感負載與情緒性信念 3 2 5 過度聯想與信念的衍生 3 3 精神分析治療實踐對信念修正的啟示 3 3 1 破除象徵與轉換:不合理信念的識別 3 3 2 宣洩:信念的情感卸載 3 3 3 移情:信念傳遞的基礎 3 3 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 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對強迫症的信念修正 3 4 1 強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徵 3 4 2 強迫症的潛意識內容解析 3 4 3 基於信念修正對強迫症的治療 3 5 本章梳理 第4章 存在主義治療:信念修正的價值顯現 4 1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思想基礎 4 2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4 2 1 羅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療 4 2 2 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學 4 2 3 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動力學 4 3 存在主義對個體信念系統的構建 4 3 1 「自我-人際-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徵 4 3 2 「自我-人際-外周」模型在實踐中的價值 4 4 案例分析:信念系統重塑對厭倦的應對 4 4 1 厭倦的產生與界定 4 4 2 存在主義哲學對厭倦的研究 4 4 3 異化實存下的信念系統特徵 4 4 4 存在主義進路下對厭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 5 本章梳理 第5章 認知行為治療:信念修正的實踐推進 5 1 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與應用 5 1 1 核心預設與特徵 5 1 2 認知行為治療的行為主義基礎 5 1 3 認知行為治療的認知理論支撐 5 1 4 臨床適用性及其應用 5 2 認知行為治療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 2 1 艾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5 2 2 貝克的標準認知治療 5 2 3 認知行為治療下的信念加工與表徵 5 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與抑鬱症治療 5 3 1 抑鬱症的產生、界定與治療實踐 5 3 2 基於信念修正AGM理論對抑鬱症的治療 5 3 3 抑鬱症的行為激活與反向信念修正 5 4 案例分析:從幻覺干預看信念修正 5 4 1 幻覺的界定及其特徵 5 4 2 幻覺的解釋與表徵問題 5 4 3 信念修正對幻覺的干預要點 5 5 本章梳理 第6章 整合範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構建 6 1 心理障礙應對的整合趨勢 6 2 心理治療的整合取向 6 2 1 治療理論的整合 6 2 2 技術折中主義 6 2 3 共同因素研究 6 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 3 1 MBIRM的核心理念 6 3 2 MBIRM的基本要件 6 3 3 MBIRM的操作流程 6 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評估 6 4 1 心理治療技術的評估要點 6 4 2 MBIRM的技術可操作性 6 4 3 MBIRM的經濟可行性 6 4 4 MBIRM的倫理可行性 6 5 本章梳理 第7章 結語 7 1 思想到技術:心理治療視域下信念修正的歷史論斷 7 2 對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 3 技術與心靈:信念修正的效用價值 7 4 科學與社會:心理治療的未來 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