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 ISBN:9787300318387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馬小紅 叢書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 頁數:4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604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模式是一種成熟、穩定的存在狀態,是發展的方式,也是人類文明的綜合表現形式。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古代法文明模式有相同(相通)之處,比如,都經歷了神權法時代,都有著身份等級制度,都以公平、正義為追求理念,但延綿時間最久、穩定成熟並獨樹一幟的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更具有鮮明的特色。 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以「沿波討源」、漸進完善的發展方式經過數千年的打磨,不斷臻於完善。就制度而言,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剛柔兼顧,軟法發達,法律不僅有止惡的禁止作用,更有揚善的導向與鼓勵作用。就體系而言,在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中,多種法律形式無不以「禮」為核心,禮法水乳交融、完美契合。就思想理念而言,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將王朝推崇的以儒家為本的主導法思想與被社會廣泛認可的主流法思想相統一,形成尊禮守法的社會共識。 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是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其中的「黑洞」;其凝結了古人的法律智慧,是我們發展現代法治的動力與平台,而不是包袱與羈絆。作者簡介 馬小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必武法學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講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中華法律文明史等課程。代表性著作有:《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執行主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北京大學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法學家》等刊物發表百余篇學術論文。目錄 緒論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意義與主要觀點 三、研究現狀與方法 四、本書欲探究的問題 通論 歷史沿革 一、起源 二、發展 制度設計 一、「先例法」時代 二、「成文法」時代 三、「混合法」時代 體繫結構 一、以「禮」為宗旨 二、以「祖制」為基礎、以「皇權」為核心 三、以「典」為主體 四、以「律」為輔助 思想理念 一、先秦法思想理念及其影響 二、主流法思想 三、非主流法思想 專論 延綿漸進的歷史沿革 一、萌芽時呈現出的「早熟性」 二、發展中呈現出的「同步性」 三、道德法律化的發展 剛柔兼顧的制度設計 一、中國古代的「權力」理念 二、中國古代法律的確定性 三、中國古代社會的「軟法」 開明圓融的體繫結構 一、開明的中國古代法文明 二、禮與法的完美契合 三、雅俗並用的「法言法語」 兼容並蓄的思想理念 一、「和諧」觀 二、中國古代的兩次「法治」思潮 參考書目 致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