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史-從沉睡大陸到現代國家 斯圖亞特.麥金泰爾 97875473225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澳大利亞史-從沉睡大陸到現代國家
ISBN:9787547322505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著編譯者:斯圖亞特.麥金泰爾
叢書名:看世界區域國別史經典叢書
頁數:3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5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
1 劍橋大學出版社權威出版,長銷不衰,歷經20餘年5版修訂。
本書是劍橋大學出版社世界國別簡史類經典之一,自1999年初版甫一推出就成為長銷傑作,並根據國家出現的新發展、新動向,分別於2004、2009、2016、2020進行修訂和新的展望。最新一版也是第五版修訂將最新學術研究與歷史記錄相結合,講述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歷史;歐洲人的到來和殖民地、罪犯、黃金和自由定居者的時代;民族國家的基礎;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發展共同造就的現代澳大利亞。
2 澳大利亞最受尊敬的歷史學家之一——斯圖亞特·麥金泰爾寫給國際讀者的澳大利亞歷史入門書,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前五版均由斯圖亞特·麥金泰爾教授完成。斯圖亞特·麥金泰爾教授是墨爾本大學名譽桂冠教授,研究澳大利亞歷史的權威學者,曾任澳大利亞歷史協會和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長,維多利亞遺產理事會主席和澳大利亞勞工史研究學會會長。出版有《牛津澳大利亞史(第四卷)》《戰爭史》等四十本著作。麥金泰爾教授於2021年底遺憾離世,第五版也成為教授親自修訂的「絕筆之作」。
3 第五版大幅增訂,麥金泰爾筆下的澳大利亞成就與失敗並存。本書邀請我們共同審視這段歷史,展望未來。相比前四版的局部修訂,第五版在忠實於前四版主旨前提下,將最新學術研究與歷史記錄相結合,對文本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較大幅重構。
4 國際學術界盛讚:「對海內外讀者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書」「每個澳大利亞人的書架上都應該有這本書」 「一本極好的澳大利亞歷史入門書」「最好的澳大利亞簡史」。本書出版20餘年來,早已成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長銷經典,並贏得各國史學大師的廣泛推崇。

內容簡介
澳大利亞——一個在赤道另一邊,隨處可見奇異動植物的「蠻荒」國度。兩個多世紀之前,英國人將西方文明硬生生地強加到這塊與世隔絕的孤獨大陸之上,改變了澳洲土著社會的運行軌跡,創建了大英帝國又一個新的支脈。在英國人之前,西班牙和荷蘭人已經來過這裏,荷蘭還將大陸的西半部命名為「新荷蘭」。英國的庫克船長不以為然,在大陸的東面航行探測一番之後,便以英國國王陛下的名義宣布這塊大陸歸英國所有,重新命名為「新南威爾士」。起初,英國君主和諸位大臣對這塊遙遠的化外之地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是到了北美十三殖民地宣布獨立之後,英國嚴刑之下數以萬計的罪犯無處可關,才想到了這個地方。隨著一船船流放犯的到來,澳洲大陸開始改變面貌,尤其是自由移民的加入,更加速了新社會和新國家的孕育和誕生進程。這樣在20世紀開啟之時,就在浩渺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緊挨亞洲的南緣,一個由歐洲移民創建的「西方」國家誕生於世
一部建立在雄厚的歷史研究基礎之上的簡潔明了的歷史著作,一部為國際讀者撰寫的國家簡史,激發讀者重新思考澳大利亞的過去及其與現在的關係。第五版修訂將最新學術研究與歷史記錄相結合,講述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歷史;歐洲人的到來和殖民地、罪犯、黃金和自由定居者的時代;民族國家的基礎;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發展共同造就的現代澳大利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麥金泰爾筆下的澳大利亞成就與失敗並存。本書邀請我們共同審視這段歷史,展望未來。

作者簡介
斯圖亞特·麥金泰爾(Stuart Macintyre)
墨爾本大學名譽桂冠教授,研究澳大利亞歷史的權威學者,曾任澳大利亞歷史協會和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長,維多利亞遺產理事會主席和澳大利亞勞工史研究學會會長。出版有《牛津澳大利亞史(第四卷)》《戰爭史》等四十本著作。

精彩書評
一本好書,它對當代澳大利亞史學和政治的深刻見解,以及對澳大利亞歷史戰爭的描述值得一讀。麥金泰爾充滿激情與優雅的寫作成就了這本書。一本極好的澳大利亞歷史入門書。
——《太平洋事務》
終於有了一本通俗易懂、博學易讀的澳大利亞歷史書。斯圖亞特·麥金泰爾的傑出學術成就正是他寫出了這本簡潔的——不是簡短的、縮略的,而是尖銳的、中肯的——書對海內外讀者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書。每個澳大利亞人的書架上都應該有這本書,緊挨著字典和地圖集。
——《先驅太陽報》
一部精彩的作品傳遞著一種書寫歷史、掌握過去細節的喜悅,尤其是為國家的靈魂而戰的喜悅。
——《悉尼先驅晨報》
自曼寧·克拉克1963年的經典著作之後最好的澳大利亞簡史。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目錄
致謝/ 1
第一章 肇始之初(5萬年前—1600年) / 1
第二章 新來者(約1600—1792年) / 17
第三章 強制時期 (1793—1821年) / 33
第四章 刑釋年代 (1822—1850年) / 49
第五章 進步時代 (1851—1888年) / 78
第六章 民族重建(1889—1913年) / 111
第七章 國家犧牲 (1914—1945年) / 143
第八章 黃金時代 (1946—1975年) / 181
第九章 整改時期(1976—1996年) / 219
第十章 出路(1997—2020年) / 250
文獻導讀 / 287
後記 / 309

精彩書摘
這本書是為國際讀者所出版的各國歷史系列書籍之一,其後續修訂版本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向澳大利亞以外的讀者解釋澳大利亞及其歷史的機會是令人激動的,儘管在這本書首次出版時,我預料的讀者期望可能與實際情況大不相同。本國讀者期待在書中尋找到熟悉的事件和人物,既可以幫助他們明確自身定位也可以幫助他們梳理對歷史的敘述。然而,海外讀者對澳大利亞歷史並不熟悉,因此有關這些知識的敘述很難對那些沒有任何知識儲備的人有所幫助。因此,在後來的修訂版中,我對此提供了更多的提示,同時努力勾勒出粗線條的歷史畫卷,以歷史特點統領歷史細節。
在本書的多個使用過程中,也出現了類似困境。那些把它作為澳大利亞歷史教科書的人,期望它能涵蓋主要的研究領域,而那些因特定原因而持有強烈個人情感的讀者,則把本書給予這些特定原因的關注程度視為評價本書的指標。這種個人傾向是不可避免的,我清楚本書研究重點的設置,也清楚表達了本人的理解和傾向。然而,我的目的是闡釋這些歷史事實在國家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以及繼續討論它們的方式。我試圖將澳大利亞的歷史放在全球和地區歷史的背景下考察,並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進行比較。這樣做是為海外讀者服務,他們可能在腦海中對澳大利亞的景觀、植物群和動物群建立了一種印象,但這種印象只基於媒體的報道,而媒體很少揭示澳大利亞的國民生活模式。我還考慮到一些遊客讀者群:雖然他們接觸到澳大利亞當地的習俗,卻發現以他們自身邏輯難以理解他們的所見所聞。我希望通過描述澳大利亞歷史的由來,能幫助這些讀者理解他們在此地的所見所聞。
我的前輩、墨爾本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在100年前的《澳大利亞簡史》中寫道:「歷史事件如同崇山峻岭,要在一段距離之外才能一睹真容。」在準備這一版的寫作中,我藉此機會再度審視那些已從前景中消失的事件,並試圖更加清晰地詳述當代的發展狀況。
一部簡明的歷史必然依賴於大量的歷史研究,在先前的版本中,我感謝了許多朋友和同事的幫助。我得到了前輩同仁多層次的指導,受益匪淺,這樣一來,過分強調我的分內之事不免令人生厭。如同之前一樣,通過在教學中分享能引發思考的問題,以及藉助澳大利亞歷史研究方法以激發想象力,我不僅受益於我教過的本國和海外學生,也從和我一起從事研究工作的研究生身上學到很多。
我把本書的第一版獻給了我的兩個女兒,她們出生在英國,成長在澳大利亞。她們常常任由自己的父親扮演導師角色,卻總是按照她們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來指教一番。同時,她們的伴侶和孩子們也經常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歷史和現實的相互影響。
斯圖亞特·麥金泰爾(Stuart Macintyre)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