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 ISBN:9787100226226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P.F.斯特勞森 叢書名:分析哲學名著譯叢 頁數:28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7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分析哲學自創立之始就試圖與「形而上學」劃清界限,而斯特勞森通過本書扭轉了這一局面,並將自己的思想命名為「描述的形而上學」。他在本書中指出,以往的形而上學更多是修正性的,較少是描述性的,而描述的形而上學不僅能夠描述我們關於世界想法的實際結構,還能揭露概念結構里最概括性的特徵。斯特勞森不僅探討了語言哲學中主詞與謂詞的標準問題,還區分了殊相與非殊相,確立了物體與人作為基本殊相,賦予了個體以更深刻、更重要的形而上學地位。目錄 序導論 第一部分 殊相 第一章 物體 一 殊相的辨識 [1]我們在言談中辨識出殊相。某些類殊相的可辨識性可能依賴於其他類殊相的可辨識性 [2]對在言談現場中可被感官知覺到的殊相之辨識。對不在言談現場中不可被感官知覺到的殊相之辨識所引起的一個理論上的問題。該問題之解決 [3]殊相辨識的一般性條件。這些條件之所以可以被滿足,那是因為我們對殊相的知識形成了一個具有時空特性的統一結構 二 再辨識 [4]再辨識殊相的能力,是我們擁有對這樣一個殊相的知識框架的條件之一。對再辨識的懷疑論 [5]位置的再辨識 三 基本殊相 [6]從辨識的角度給出一個概括性的論證,用以顯示:物質性的物體是基本的殊相 [7]從關於殊相的不同範疇的本質中,得出效果相同的論證 第二章 聲音 [1]物質性物體作為基本殊相的地位這件事,是不是提供客觀殊相知識框架的一個必要條件? [2]本章特色 [3]聽覺世界的模型。滿足一個非唯我論的意識之條件的問題 第三章 個人 [1]為什麼意識狀態會歸屬給某個事物呢?而且,為何會和肉體上的特徵一起歸屬給同一個事物呢? [2]個人的身體在所描述的知覺經驗中的獨特地位;但這並沒有回答這些問題 [3]笛卡爾式觀點和「無擁有者」觀點。無擁有者觀點的不融貫性 [4]將意識狀態歸屬給自己的一個條件是要能將它們歸屬給其他的人。笛卡爾式觀點的不融貫性。個人概念的初基性 [5]某個關於個人謂詞根本的集合邏輯特性 [6]歸屬行動謂詞的核心重要性。「集體心靈」的觀念 [7]離身 第四章 單子 第二部分 邏輯主詞 第五章 主詞與謂詞(1):兩個標準 [1]傳統上,殊相與共相間的區分是以某種方式與指稱和謂述間的區分,或主詞與謂詞間的區分相關聯 一 「語法的」標準 [2]被哲學家所認識的關於指稱-謂述間或主詞-謂詞間區分的各種不同形式 [3]某個初步看來吸引人的、解釋該區分的方式被顯示是不恰當的。將該區分看作引介項的不同語法當動風格間的區分似乎產生較令人滿意的結果 [4]蒯因以量化變元所作的區分,在乍看之下並不能作為一個替代的解釋 [5]在目前的途徑下,對作為一個主詞表達式或作為一個謂詞表達式之條件的最後陳述 [6]目前對主謂區分的語法途徑,雖然似乎與權威性的觀點相協調一致,但卻不是唯一的可能途徑 [7]語法的途徑既鼓勵了對於主謂區分之重要性的懷疑,又鼓勵了對其與殊相-共相區分之傳統連結的懷疑 二 範疇標準 [8]刻畫性、例示性和歸屬性的聯繫:或殊相與共相能在斷言中彼此收集的不同方式 [9]一個對主詞和謂詞的新標準,它奠基在殊相和共相在斷言中作為收集項原則的差異之上。這個新的標準保證了那兩種區分之間的傳統連結 三 這些標準間的緊張和密切關係 [10]在那些斷言了某個刻畫性聯繫的例子中,以一個殊相來謂述的語法表象是如何被避免的 [11]在那些斷言了某個歸屬性聯繫的例子中,以一個殊相來謂述的語法表象是如何被避免的 第六章 主詞與謂詞(2):邏輯主詞與特殊事物 一 殊相之被引介到命題中 [1]將一個殊相引介到一個命題中這件事,需要有關於某個經驗性事實的知識:對一個共相的引介則無需此類知識 [2]介於「完備性」和「不完備性」的一個居間區分,部分解釋了主謂表達的語法標準和範疇標準間的親密性。一旦介於主謂區分和殊相-共相區分間的根本連結被建立了,對前一個區分的進一步延伸可以藉著類比等來加以解釋 [3]對「完備性」觀念的進一步解釋:引介殊相的表達式的預設 [4]對上述理論的一個簡化形式的考慮和駁斥 二 殊相之被引介到言談中 [5]前述對於引介殊相到命題中的條件的說明,是否能被補充以一個引介殊相到言談中的條件的說明呢?任何這樣的企圖能成功的條件 [6]特徵概念和分類性共相:對基本殊相的引介涉及了對再辨識標準的採取 [7]殊相的邏輯複雜性以及邏輯主詞表達式的「完備性」。殊相是邏輯主詞的典範 第七章 沒有殊相的語言 [1]在一個特徵定位的語言中,主謂區分沒有位置 [2]省略日常殊相所涉及的問題 [3]作為邏輯主詞的位置、時間,和地-時 第八章 邏輯主詞與存在 [1]在一個命題中出現作為個體或邏輯主詞的語法標誌。存在命題 [2]唯名論。為什麼對於不同類型的非殊相來說,還原論的壓力會在非殊相的個體上有不同的力道 [3]唯名論驅力的本質與形式。量化與存在 [4]存在與量化 [5]同一性陳述。複數主詞表達式。指稱、謂述與命題 結論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