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藝術史 許婧 978710805137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82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電視藝術史
ISBN:978710805137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許婧
叢書名:中國藝術學大系
頁數:44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5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媒介藝術史研究專著,對中國電視藝術60年(1958-2018)發展與演進的歷史做了系統性的翔實深入的研究,兼顧電視事業、社會變遷、文化思潮、權力結構之間的關係,及在媒介技術、視覺文化和藝術樣態的動態進程中的交互作用。作者採用藝術學、史論研究、社會心理學、政治經濟學、媒介傳播學等相結合的研究體系,從認識論、本體論而非單純的美學角度,對中國電視藝術這一藉助大眾媒介同步日常生活、長於通俗敘事、傳播真善美、涵養社會、激勵人生的文化產品,展開了點面結合的客觀闡述。

作者簡介

許婧,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研究員。出版專著《一如倒影,一如夢境——中外電影文化縱橫談》《中國電視藝術史》、合著《共和國60年文化發展》等。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個人項目,多次參与國家級、部級、院級等重點課題。

目錄

引言 儀式與消費:技術與藝術、文化與生活的同構
第一章 中國電視事業的發軔(1958—1966)
第一節 電視的誕生與傳播
第二節 電視節目的基本構成
第三節 早期電視劇的美學形態
第四節 廣播、戲劇、電影美學觀念的影響
第一章 藝術停滯,技術發展(1966—1976)
第一節 極左路線的專政工具
第二節 電視節目十分單調
第三節 電視記錄時代風雲
第四節 電視事業建設全面提速
第三章 電視本體意識的覺醒(1976—1982)
第一節 撥亂反正:電視業全面復甦
第二節 自己走路:電視文藝觀念的轉變
第三節 娛樂意識:引進劇和電視廣告
第四節 兼收並蓄:電視劇拓展美學形態
第五節 積累經驗:合拍電視紀錄片
第四章 獨立藝術樣式的範式建構(1982—1990)
第一節 文化新格局:中國電視業新氣象
第二節 主流節目形態:電視綜藝晚會和欄目化探索
第三節 電視劇:彰顯電視化意識的美學品格
第四節 紀錄片:紀實美學觀念和欄目化實踐
第五章 電視藝術繁榮發展和產業化改革(1990—2003)
第一節 電視與我同在:電視節目大繁榮
第二節 電視連續劇類型多樣和世俗審美
第三節 電視紀錄片的話語變遷和多元共生
第四節 中國電視動畫片的發展和民族風格
第六章 電視藝術轉型:作為文化產業的內容生產
第一節 內容生產格局:技術進步和文化產業
第二節 電視綜藝節目:品牌化路徑與媒介倫理
第三節 講述中國故事:電視紀錄片的生動語態
第四節 「劇領中國」:文化消費、意義生產與美學嬗變
終篇 文化迭代:互聯網趣味的內容孵化與傳播
附錄1:2000—2018年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劇目總數及題材比統計
附錄2:2013年央視、衛視引進海外版權模式娛樂節目一覽表
附錄3:中外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