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評.第十五輯 張檸 柳珊 978755986314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媒介批評.第十五輯
ISBN:9787559863140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張檸 柳珊
頁數:4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1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核心話題為藝術療愈。藝術療愈作為一個跨學科發展的學術方向和心理治療實踐方法,已越來越多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推廣。書稿將傳播學與語言學、符號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結合用以探究「藝術療愈」這一當下熱門媒介現象,涉及藝術療愈與教育方法、藝術療愈的跨學科融合、藝術療愈的多媒介實踐等。書稿關注的其他話題還包括藝術批評、圖像與視覺文化、新媒介學理研究、新媒介實證研究等,內容豐富,論說精彩。

目錄

核心話題:藝術療愈探索
國內外藝術療愈研究熱點與動態
多感官媒介:藝術療愈中的具身交互
圖像敘事媒介下藝術療愈情感認知轉化的內在機制
基於VR媒介技術的療愈型空間敘事探究
藝術療愈在綜合性大學中實施的路徑與方法
新媒介學理
生成屏幕:視覺媒介終端的未來考古學
Aura新釋:從本雅明到朱利安
達達主義「反藝術」實踐的媒介學分析
女性向遊戲玩家浪漫信念養成記——敘事沉浸感的中介作用
媒介視角下的電子遊戲表達策略研究——以《最後生還者2》中的創傷性記憶書寫為例
身體與經驗:重思傳播中的「情感」問題
短視頻平台直播帶貨中的情感邏輯轉向
影像批評
電影何以神話?——日常生活批判視域下的《世俗神話:電影的野性思維》
從蕩婦到貞女:論電視劇《夢華錄》對元雜劇《救風塵》的改編
流動的「邊緣之城」:「迷霧劇場」的重慶影像
「眾覽」:中國早期電影放映間的表演行為及其視覺構成
論魯迅的電影觀
一種描述
「文藝是圖像之象徵」——牟宗三「文藝媒介論」簡析
從晚清漢英字典看中國文化關鍵詞傳播
重塑歷史認知:走出新聞傳播史的教學誤區
傳播的「物性」:從彼得斯的信息觀看傳播學的想象力
論新媒體時代網路輿論監督與司法的良性互動
紅色文化價值傳播——媒體融合背景下口語傳播人際性探析
圖像與視覺文化
歷史語義學與跨文化圖像:域外「黃禍」漫畫的緣起(1895—1905)
被凝視的「景觀」與被構建的「他者」——論老舍小說連環畫改編中淪落女性的圖像再現
數字人文影響下數字藝術史的研究實踐與創新
革命與生活:王琦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木刻創作
學前兒童的新媒介生活:短視頻的異化滲透
學術動態
2022海上紀錄片論壇:「紀錄片、當代藝術與創造的攝影機」會議綜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