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 (全新修訂版) 王振忠 978720818373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 (全新修訂版)
ISBN:9787208183735
出版社:上海人民
著編譯者:王振忠
叢書名:王振忠著作集
頁數:3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2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本書立足於歷史文獻學,結合實地考察所獲鄉土史料及感性認識,從制度分析入手,首先探究了明清鹽政制度之嬗變,對明代以來鹽務中「占窩」的變遷,徽商與康熙、乾隆南巡及對兩淮鹽務的控制,「首總」制度之確立,睦姻任恤的「月折」制度與徽州鹽商的變化等,一一條分縷析。在此基礎上,追尋徽商奔逐于貨利之場、從祖籍地緣轉向新的社會圈的土著化進程,探討了徽商與東南城鎮、文化之遞嬗演化軌跡。研究表明,徽商對明清時代的風俗移易、時遷世變,皆有著廣泛且重要的影響。

內容簡介
歷史上,徽州地區山水縈迴,土磽地狹,原本是華中各地習見的貧瘠山鄉之一。然而,自從明代中葉以還,徽商的崛起令世人刮目相看,成為明清社會經濟史上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於是,徽州作為浙江、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接合點」,其本身的發展以及和鄰近省區的關係,便具有了「作為特寫而進行研究的意義」。
本書以「徽商」為切入點,從社會史的角度,分析明清時期淮揚地區的徽州鹽商活動與當地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從明清兩淮鹽政的關係入手,解釋明清以來徽商與康熙南巡,徽籍士子科考,揚州繁華崛起衰落,東南市鎮文化變遷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史料豐富、考證詳細,在參考大量文獻之外,還展開多次深入的實地調查,關於制度對社會變遷的影響,以及經濟文化間互動作用的論述,體現了非凡的史學和社會學想象力。

作者簡介
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1998年起任該校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現兼任安徽大學講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3-2004年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並曾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國遠東學院、荷蘭萊頓大學等海外漢學機構學術交流。主要從事歷史地理、明清以來中國史、域外文獻與東亞海域史研究,出版有《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新發現的16—20世紀民間檔案文書研究》、《社會歷史與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選集》等著作十數種,主編及合作主編有《徽州民間珍稀文獻集成》30冊、《長江與萊茵河》等五種,並有《從黃山白岳到東亞海域》《日出而作》等數種學術隨筆。

精彩書評
中國早就自成「小世界」,空間差別分明。兩千年前,司馬遷便察覺都市經濟與商業發展的聯繫,並肯定競爭乃屬自然趨勢;「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雖說直到近代,他還被「不患寡而患不均」教條的信奉者斥作「崇勢利而羞貧賤」,但歷史總似乎在作出相反結論。
王振忠的這部著作,通過考察前近代中國一個特殊商人群體的活動史,表明那時的長江下游三角洲,在中國形成「第一世界」,似屬人為,實乃自然。我欣賞這樣堅持從歷史本身說明歷史的著作。
——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1996年1月

目錄
001 / 總 序
001 / 導 言
011 / 徽商與明清兩淮鹽政
011 / 一、從勢要「占窩」到鹽商「占窩」——明代鹽政制 度之嬗變
013 / (一)釋「窩」
019 / (二)開中法與「占窩」的變遷
024 / 二、康熙南巡與清代兩淮鹽務
025 / (一)南巡探微
033 / (二)徽州鹽商與康熙南巡
052 / 三、清代前期徽商對兩淮鹽政的控制
053 / (一)「首總」制度之確立
063 / (二)「務本堂」考釋
072 / (三)睦姻恤的「月折」
080 / 徽商的社會流動及其影響
080 / 一、從祖籍地緣到新的社會圈——明清徽商的土著化 進程
081 / (一)「商籍」和「占籍」
090 / (二)以僑寓地為中心重修族譜、重建宗祠
101 / 二、「無徽不成鎮」——徽商與鹽業城鎮的發展
102 / (一)「揚州繁華以鹽盛」——新、舊二城地域分
異之形成
121 / (二)淮安關廂——西湖嘴的崛起
130 / (三)淮南鹽運中樞——儀征
140 / (四)「天下貨物聚買第一大馬頭」——漢口
146 / (五)蘇北濱海市鎮的發展及特色
158 / 徽商與東南文化變遷
158 / 一、兩淮「鹽商派」
158 / (一)揚州鹽商社區文化
192 / (二)淮安鹽商的生活方式
203 / (三)兩淮鹽商與明清社會風尚
212 / 二、徽商與鹽業城鎮、文化的衰落
220 / (一)揚州、淮安商況市景的變化
233 / (二)其他鹽業城鎮的盛衰遞嬗
246 / (三)從「揚氣」到「洋氣」
253 / 主要參考文獻
277 / 附錄 1 徽商與鹽務官僚
——從歷史檔案看乾隆後期的兩淮鹽政
293 / 附錄 2 遊藝中的盛清城市風情
——古籍善本《揚州畫舫紀游圖》研究
310 / 附錄 3 再論清代徽商與淮安河下之盛衰
——以《淮安蕭湖遊覽記圖考》為中心
332 / 附錄 4 晚清揚州鹽商研究
——以徽州歙縣許村許氏為例
355 / 后 記
356 / 重版後記
362 / 第三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