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問題研究 ISBN:9787519782931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李潔 梅傳強 叢書名: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術文庫 頁數:25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1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儘快健全國家治理恐怖主義的體系,增強國家治理恐怖主義的能力,提升國家治理恐怖主義的效能,既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反恐工作需要重點攻克的現實難題,也是亟待開展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書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恐怖主義治理現代化的視角出發,在梳理預防性反恐刑法理論的基礎上,對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立法的實踐問題、內在邏輯、應有立場、完善對策進行了系統研究。這不僅有利於推動預防性反恐刑法理論體系更加完善,而且有利於促進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體系更加科學。作者簡介 梅傳強,男,1965年9月生,漢族,四川鄰水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法學博士。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學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國家毒品問題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獎」(2003),被評為「重慶市第二屆中青年骨幹教師」(2005)、「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2019)。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教育部、司法部、中國法學會、重慶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級以上課題9項;出版《公務員職務犯罪研究》《東盟國家刑法比較研究》《犯罪心理學》等學術專著和教材26部,其中《犯罪心理學》教材被列為「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在《法學研究》《現代法學》《法學》《法商研究》《法制與社會發展》等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並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目錄 緒論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現狀 第一章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界定 一、「預防性」的多維解析 二、預防性反恐刑法的生成 三、預防性反恐刑法的辨明 第二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特徵 一、規制發動的活性化 二、規制指向的抽象化 三、規制標準的短縮化 四、規制後果的預防化 第三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類型 一、預防性反恐刑法罪名之立法劃分 二、預防性反恐刑法類型之學理區分 三、預防性反恐刑法類型之具體表現 第二章 預防性反恐刑法立法的中國圖景 第一節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的歷史沿革 一、我國《刑法》對恐怖活動犯罪的規制 二、歷次刑法修正案對恐怖活動犯罪的修改 三、其他法律法規對恐怖活動犯罪規定的補充 第二節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的類型表現 一、規制方式的「預防性」表現 二、規制內容的「預防性」表現 三、規制標準的「預防性」表現 四、規制後果的「預防性」表現 第三節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的演變趨勢 一、規制發動由碎片化向類型化轉變 二、規制客體由核心化向周邊化轉變 三、規制樣態由重客觀向偏主觀轉變 四、規制效果由部門性向綜合性轉變 第三章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問題檢視 第一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明確性不夠 一、涉恐定義 二、預防面向 三、恐怖標籤 第二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自洽性欠缺 一、法益要素 二、罪責要素 三、刑罰要素 第三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系統性不足 一、規制方式 二、行為類型 三、規制銜接 四、國際轉化 第四章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立法的邏輯剖析 第一節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的內在邏輯 一、預防性反恐刑法的生成路徑 二、預防性反恐刑法的基本模式 三、預防性反恐刑法的邏輯特點 第二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的潛在風險 一、權力與自由的衝突 二、觀念與現實的衝突 三、內容與技術的衝突 第三節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的認知辨正 一、預防性反恐刑法的妥當性與風險性 二、預防性反恐刑法的有效性與失效性 三、預防性反恐刑法邏輯的應有認知 第五章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立法的應有立場 第一節 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的法治反恐立場 一、預防性反恐中堅持法治反恐的背景 二、反恐視角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解讀 三、法治反恐中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展開 第二節 多元利益衝突制約下的利益平衡立場 一、安全觀:自由與安全訴求平衡的理念 二、義務觀:國家與公民義務平衡的理念 三、規制觀:內容與手段認知平衡的理念 第三節 刑法與時俱進需求下的原則修正立場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再反思 二、人人平等原則的再回溯 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再詮釋 第六章 我國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完善對策 第一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內涵提升 一、明晰恐怖主義的本質和形式制約 二、釐清涉恐行為的內核與邊緣區分 三、重視反恐認定的國內和國際因素 第二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自洽達成 一、保護法益的關聯性限制 二、行為違法的實質性判斷 三、刑罰種類的多樣性配置 第三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系統實現 一、規定模式的明確 二、規範之間的銜接 第四節 預防性反恐刑法規範的具體設計 一、反恐刑法規範的科學表達 二、反恐刑法規範的具體解讀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