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主體性 (精) ISBN:978710807696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趙汀陽 頁數:3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9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主體性是最具現代性的一個概念,幾乎就是現代性本身。由笛卡爾發起端,康德總其成。其存在論單位是個人,還有若干的衍生形式,如國家、文化或文明,甚至異質於人類的新主體。 趙汀陽這本新著即是檢討現代世界以來,因為主體性的分立、擴張與爭競,而導致的個人主義、地緣政治及文化與文明衝突的諸多問題。他曾從政治哲學角度提出「天下體系」理論,以解決全球政治體系缺乏共識與合作的問題;本書則從形而上學的角度提出「跨主體性」概念,即通過創造思想聚點和文化聚點,超越文明或文化衝突的邊界,不僅在不同主體間形成「相互主體性」,而且要同時超越主體性與主體間性的局限性,從而建構一種能夠超越主體性的獨白話語並化解主體間無法協調一致的關係。 全書不僅從概念角度釐清何謂「跨主體性」,提出「文化邊界」「新百科全書」與「綜合文本」等新觀念,而且對近期的熱點話題,如外星文明、元宇宙、人工智慧(GPT4)等高科技和未來世界是否會誕生異於人類並凌駕于其上的新主體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與預判;與歐洲多位哲學同行就「天下體系」的論辯,則是一個「跨主體性」的實踐現場,理解與辯難紛呈,揭示了跨越文化邊界的諸多困境與可能。作者簡介 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北京講座教授」,歐盟國際跨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常委,清華大學倫理和宗教中心客座研究員,北京大學應用倫理學中心客座研究員,浙江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客座教授。著有《天下體系》和《壞世界研究》等。目錄 前言 如何定義跨主體性?第一部分 概念 一 跨文化聚點研究 文化邊界,新百科全書與綜合文本 二 關於跨文化和跨主體性的一個討論 三 中國哲學的身份疑案 第二部分 爭論 四 關於時間性和歷史性 弗蘭索瓦·阿赫托與趙汀陽對話 五 柏林論辯 天下制度的存在論論證及疑問 六 全球正義如何可能 梅麗莎·威廉姆斯,萊納·弗斯特,趙汀陽三人對話 第三部分 新主體 七 一個反存在的存在論 八 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何以可能? 九 最壞可能世界與「安全聲明」:來自《三體》的問題 十 假如元宇宙成為一個存在論事件 十一 GPT 提出的新問題 十二 替人工智慧著想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