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主動健康 樂享生活-慢性病自我管理 ISBN:9787117348096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董建群著 頁數:3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3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和工具,讓患者生活更輕鬆更愉快。管理是這本書給予讀者最關鍵的工具。對於慢性病,如果選擇成為一名主動的自我管理者,並積极參与自己的日常管理,就能擁有健康的生活。本書圍繞自我管理討論慢性病,傳授和教會患者掌握從行為到心理、從運動到飲食、從個人到家庭、社區的各種資源利用等諸多自我管理技能,使患者成為慢性病和生活其他方面的一名優秀管理者,提升生活質量。主要內容包括慢性病自我管理,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自我管理者,了解和管理常見的慢性病,了解和管理常見的癥狀和情緒,運用思想去處理癥狀,身體活動,與家人、朋友和醫護人員交流,治療方案和藥物的管理等。目錄 第一章 自我管理:什麼是自我管理,如何做到自我管理一、如何使用這本書 二、什麼是慢性病 三、慢性病的成因 四、不同的疾病,相似的癥狀 五、了解慢性病的發展過程 六、什麼是自我管理 七、什麼是自我管理技能 八、使用自我管理技能和工具 九、病情相同,反應不同 十、其他需要思考的要點 十一、慢性病自我測試 第二章 成為一個積極的自我管理者 一、自我管理任務和自我管理計劃 二、解決問題 三、權衡利弊,做出決定 四、採取行動 五、制訂短期計劃:行動計劃 六、邊實施邊調整(返回解決問題) 七、獎勵自己 八、自我管理工具箱 第三章 尋找資源 一、尋找資源:如同尋寶 二、資源庫 三、互聯網 第四章 了解和管理常見的慢性病 一、心臟病、高血壓和腦卒中 二、慢性肺部疾病 三、慢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 第五章 了解和管理常見癥狀和情緒 一、處理常見癥狀 二、疲勞 三、疼痛 四、呼吸急促(氣促) 五、睡眠問題 六、抑鬱 七、憤怒 八、壓力 九、記憶力問題 十、瘙癢 十一、尿失禁 十二、口腔健康問題 第六章 運用思維去處理癥狀 一、放鬆技巧 二、想象 三、轉移注意力 四、積極的想法和自我對話 五、其他心理調節的工具和技巧 第七章 保持身體活力 一、通過身體活動變得更加健康和快樂 二、通過解決問題使身體變得更有活力 三、運動的分類 四、運動的健康益處 五、身體活動指南 六、耐力運動 七、社區內的運動機會 八、您的運動計劃:解決可能的問題 第八章 運動讓生活更輕鬆 一、身體活動讓您變得更自主和安全 二、哪種運動最適合您 三、一般性的運動建議 四、檢查您的進步:自測 五、讓您的運動計劃成功 六、做運動的自我管理者 第九章 享受輕鬆和安全的生活 一、了解傷害循環 二、減少傷害發生的方法 三、鍛煉身體,減少受傷 四、使用良好的身體力學 五、保持清醒,不要分散注意力 六、使用輔助技術讓活動更輕鬆、更安全 七、改造您的家和周圍環境 八、尋求健康專家的指導 九、小結:利用輔助設備降低風險 第十章 健康飲食 一、健康飲食指南 二、吃什麼和吃多少 三、針對某些慢性病患者的飲食建議 四、更多健康飲食的秘訣 第十一章 與家人、朋友和醫護人員交流 一、表達您的感受 二、使用以「我」開頭的語句 三、減少衝突 四、尋求幫助 五、說「不」 六、接受幫助 七、傾聽 八、獲得更多信息 九、注意肢體語言和說話方式 十、與醫護人員溝通 十一、與衛生系統合作 第十二章 享受性和親密 一、性行為的常見問題 二、性感官 三、性幻想和性快感 四、在性生活中克服癥狀 五、性生活的體位 六、性與親密:特殊的考慮 第十三章 治療方案和藥物的管理 一、評價醫療和健康資訊 二、掌握更多治療方法 三、藥物相關知識 四、運用精神力量:期待最好的結果 五、服用多種藥物 六、接受檢查或治療前需主動告訴醫生的事情 七、接受檢查、治療、手術或服用新藥物前需諮詢的問題 八、藥物管理 九、閱讀處方標籤 第十四章 糖尿病管理 一、什麼是糖尿病 二、糖尿病自我管理 三、識別癥狀,監測血糖,掌握應對措施 四、健康飲食 五、積極的身體活動 六、管理壓力和情緒 七、應對疾病和感染 八、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九、藥物治療:控制血糖以及預防併發症 十、進行必要的體檢、化驗和疫苗接種 十一、糖尿病自我管理:本人的作用很重要 第十五章 慢性病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一、尋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二、管理壓力和工作 三、交流和工作 四、在家溝通工作情況 五、積極運動和工作 六、吃好並工作好 第十六章 為未來做打算:恐懼與現實 一、如果我不能再照顧自己了該怎麼辦 二、我是否有足夠的錢來支付護理費用 三、我需要幫助但又不想讓人幫助怎麼辦 四、悲痛:對壞消息的自然反應 五、做出臨終的決定 六、法律規劃 七、與朋友和家人分享對臨終問題的願望 八、與醫生談論臨終問題 九、為自己和他人做好準備 十、考慮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