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報告 ISBN:9787030720252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叢書名:中國湖泊生態環境叢書 頁數:5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5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全國湖泊和典型湖泊兩個尺度,聚焦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科學,深入剖析和科學診斷湖泊生態環境狀況和發展趨勢,提出湖泊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修復和管理的對策與建議,以期為國家相關政策制定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 本書可作為湖泊生態環境領域的工具書,適合湖泊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水文學和自然資源管理等專業的科研人員以及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閱讀,也可為湖泊流域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提供科學參考。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湖泊的重要性和生態服務功能 一、湖泊是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重要基石 二、湖泊調蓄在防洪抗旱中發揮關鍵作用 三、湖泊流域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糧食安全保障中發揮舉足輕重作用 四、湖泊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 五、湖泊在我國漁業生產中佔據重要地位 六、湖泊具有突出的旅遊文化價值 七、湖泊是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 全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的意義與基礎 一、全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與診斷的意義 二、全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的基礎 三、全國湖泊生態環境研究的內容 第三節 湖泊生態環境狀況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氣象氣候條件及湖區分異 二、湖泊水環境狀況與區域分異 三、湖泊沉積與污染物賦存的區域分異 第四節 湖泊保護與修復的對策與建議 一、統籌湖泊生態環境治理與流域綜合管控,推動流域高質量發展 二、啟動實施國家湖泊生態修復工程,推動湖泊高質量保護 三、加強湖泊流域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四、大力推進科技湖長制,提升湖泊科學管理和保護水平 五、完善湖泊流域保護機制,推動湖泊保護國家立法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中國湖泊遙感監測與評估 第一節 中國自然湖泊數量與面積 一、湖泊確定方法 二、中國湖泊現狀 三、湖泊變化概況 四、湖泊數量變化原因 第二節 中國水庫數量與面積 一、水庫數量及類型 二、1 km2以上水庫空間分佈 第三節 中國大中型湖庫水量時空分佈 一、10 km2以上自然湖泊水量空間分佈特徵 二、10 km2以上自然湖泊水量變化 三、典型湖泊水量長時序變化特徵 四、10 km2以上水庫水量空間分佈特徵 第四節 中國湖泊透明度時空格局與長期變化 一、透明度時空格局 二、透明度長期變化趨勢及區域分異 第五節 中國湖泊藻類水華分佈 一、出現藻華的湖泊分佈 二、藻華暴發麵積變化 三、藻華暴發頻率變化 四、藻華暴發時間變化 第六節 中國湖泊水生植被時空變化 一、湖泊水生植被空間分佈 二、湖泊水生植被變化特徵 三、代表性湖區水生植被時空變化特徵 第七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太湖 第一節 太湖及其流域概況 一、位置與形態 二、地質地貌 三、氣候氣象 四、水文水系 五、社會經濟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太湖水環境現狀及演變過程 一、水位及水量 二、透明度 三、溶解氧(DO) 四、pH 五、高錳酸鹽指數(CODMn) 六、總氮(TN) 七、總磷(TP) 八、正磷酸鹽 九、氨氮(NH3-N) 十、硝態氮(NO3-N) 十一、亞硝態氮(NO2-N) 十二、葉綠素a 十三、營養狀態 十四、沉積物 第三節 太湖水生態系統結構與演化趨勢 一、浮游植物 二、浮游動物 三、底棲動物 四、大型水生植物 五、魚類 第四節 太湖水生態演變的總體態勢與關鍵問題分析 一、太湖生態環境健康狀況 二、太湖生態環境演變的總體態勢 三、關鍵問題分析 第五節 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管理的科技支撐,合理設置水質目標 二、注重河湖協同治理,從流域湖泊一體化視角制定生態修復策略 三、提升生態風險防範意識,提高生態災害預測預警與主動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巢湖 第一節 巢湖及其流域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氣候氣象 四、水文水系 五、社會經濟與土地利用 第二節 巢湖水環境現狀及演變過程 一、水量和水位 二、透明度 三、溶解氧(DO) 四、pH 五、高錳酸鹽指數(CODMn) 六、總氮(TN) 七、總磷(TP) 八、葉綠素a 九、營養狀態 十、沉積物氮磷 第三節 巢湖水生態系統結構與演化趨勢 一、浮游植物 二、浮游動物 三、底棲動物 四、水生植物 五、魚類 第四節 巢湖生態環境總體態勢與關鍵問題分析 一、生態環境演變的總體態勢 二、關鍵問題分析 第五節 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內外源綜合治理,削減湖體污染負荷 二、強化生態系統修復和建設,逐步恢復巢湖健康生態系統 三、完善藍藻水華預測預警體系,提升藍藻應急防控和處置能力 四、強化水污染控制的支撐保障,實現污染物精準管控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鄱陽湖 第一節 鄱陽湖及其流域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質地貌 三、氣候氣象 四、水文水系 五、社會經濟 第二節 鄱陽湖水環境現狀及演變過程 一、水位與水量 二、透明度 三、溶解氧(DO) 四、pH 五、高錳酸鹽指數(CODMn) 六、總氮(TN) 七、總磷(TP)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