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幸福-哲學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亞當.阿達多.桑德爾 978711173941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當下的幸福-哲學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ISBN:9787111739418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亞當.阿達多.桑德爾
頁數:27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98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人們經常會陷入「奮鬥-成功-空虛」的無限循環,一直為了目標而疲於奔命,這讓我們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感覺人生有所缺失——難道人生意義僅限於此嗎? 正如希臘著名詩人卡瓦菲斯所說的:「目的地是為了旅程而存在的,而不是反過來。」人生中的每一個目標、每一個終點,都只不過是我們「塑造完整自我」之旅的一段經歷。理解日常生活的意義,堅守三種美德,重新審視幸福和成就之間的關係,進而認識你自己,從自己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里尋找持久幸福——活在當下,擁抱人生這段無限旅途。 這不僅是一本自助手冊,更是有關幸福深層含義的現代哲學書,它將徹底顛覆社會對幸福生活的觀點,和對成就無休止的追逐。

內容簡介

到底什麼才是美好生活的意義?桑德爾借鑒了古代和現代思想家,以及他自己在追求哲學和健身這兩項看似截然不同的事業時的感悟,為這個古老而又永恆的人類問題提供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桑德爾認為,上述這種狹隘的、被扭曲的目標導向是人們缺乏幸福感的主要原因。與之相對,他提出,自身導向型活動才是獲得持久幸福的關鍵,它們本身就具有意義,不需要未來的成就或收穫來證明其價值。具體來說,就是與三種美德——自我掌控(堅持做自己)、友誼(結交真正的朋友)和與自然接觸相關的活動。為了鮮活而生動地說明如何努力實踐這三種美德,桑德爾參考了文學、電影和電視作品,以及他的自身經歷,這使本書變得妙趣橫生,不同於以往的哲學書。

作者簡介

亞當·阿達多·桑德爾(Adam Adatto Sandel) 亞當出身於哲學世家,其父為世界知名哲學家、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公開課「公正」主講人兼哲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 亞當研究生畢業於牛津大學,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是位年輕的哲學家、屢獲殊榮的講師,也是1分鐘內引體向上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曾著有《偏見的根源》(The Place of Prejudice: A Case for Reasoning within the World)。亞當曾在哈佛大學任教,現為紐約布魯克林地區的助理檢察官。

目錄

緒論
自身導向型活動:三種美德
人生是一段無限的旅途
哲學:美好生活指南
進步的問題
哲學與日常生活
斯多葛學派的錯誤
重新理解自我和世界
自我掌控的含義
友誼的含義
與自然接觸的含義
與時間抗衡和自由的意義
構建美好生活理想的意義
第1章 自我掌控(一):來自亞里士多德的現代生活指南
追求功成名就帶來的壓力
忽視和貶低自我掌控
空虛的快樂及其背後的幸福觀
合理化自我逃避
亞里士多德論「大度」
大聲說!說話的內容和方式體現個性品格
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不要讓科技產品消耗我們的人生
把生活理解為一個整體
獲得獨立性的途徑:遠離與融入
亞里士多德論大度和謙卑的道德
少年棒球聯盟賽場上的慷慨與自我掌控
第2章 自我掌控(二):蘇格拉底的生與死及其啟示
理解與我們意見相左的人
蘇格拉底的審判
蘇格拉底之死:如何救贖不幸,堅持自我
電影《美麗人生》:一個蘇格拉底式的當代故事
真正的同情在苦難面前的意義
第3章 友誼
友誼與自我掌控
自身導向的友誼
友誼與正義的矛盾:《第三人》—霍利·馬丁斯和
哈里·萊姆的故事
現代人因推崇正義而貶低友誼
友誼的要求和普遍關切的要求
從天命論的角度看對友誼的貶低
通過友誼獲得救贖:電影《雙重賠償》的故事
友誼與競爭的關係
對立相吸,還是同類相聚
第4章 與自然接觸
「自然」的概念
針對與自然對立的現代立場的批評
現代自然科學的道德基礎
重力與人類的奮鬥
對斯多葛學派自然觀的批判
少年棒球聯盟球隊訓練時遭遇極端天氣
尋找珍奇貝殼:路徑和目的地如何合二為一
幸福與幸運
第5章 與時間抗衡
目標導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找回自己的過去:成熟之後變得更年輕
不存在「沒有我」的過去和未來
每一次連續事件都與旅途的時間概念一致
重新思考死亡的意義
意識是已發生的人生旅途的產物
瘋狂地延長生命有何不妥
對以自我為「主體」、以世界為「客體」的批判及其對
生死的啟示
擁有饋贈者美德的活動自我是永恆不滅的
自身導向型活動的循環軌跡
時間的流逝與死亡的深層意義
拯救過去
每個時刻的開放性和封閉性是時間流逝的根源
第6章 自由的意義
自由意志的理想是憤世嫉俗的一種表現
事物本身的活動
我們面對的非此即彼從來不是抽象的
自由和對未知的開放態度
致謝
譯後記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