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語史講義 ISBN:9787040602227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汪維輝 戴永明 頁數:29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85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校古代漢語教材。 本書分為緒論、詞彙史、語法史、語音史四章,每章選取4-5個專題,通過對個案的深入剖析,本書展示了漢語發展史的主線,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求面面俱到。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對「漢語史」學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樹立正確的語言史觀,初步掌握漢語語音、詞彙、語法發展演變的一些基本知識和規律,培養研習漢語史的興趣。 本書適合作為大學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對古代漢語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作者簡介 汪維輝,男,1958年3月生,浙江寧波人。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訓詁學和漢語詞彙史。著有《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齊民要術)詞彙語法研究》《漢語詞彙史新探》《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汪維輝卷》《寧波方言詞典》(合著)等,發表論文150餘篇。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語言在變 一、時代差異 二、地域差異 第二節 意義與目標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目標 第三節 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詞彙史 第一節 詞的時代性和地域性 一、每個詞都有時代性和地域性 二、詞的時代性和地域性的表現 三、詞的地域性比時代性更難論證 四、詞的地域性與作品的考訂 第二節 詞是怎樣變了意義的 一、詞義擴大、縮小和轉移 二、「今義」產生和取代「古義」的時間 第三節 概念是怎樣變了名稱的 一、尋找 二、寒冷 第四節 詞彙雙音化進程 一、雙音化是漢語詞彙發展的大勢 二、漢語雙音詞的主要衍生方式 三、雙音詞衍生的機制 四、雙音詞的歷時發展特點與詞化程度的等級 第五節 基本詞彙的歷時演變與共時分佈 一、「站立」義詞 二、「脖子」義詞 第三章 語法史 第一節 古今語法大同小異 第二節 上古漢語的幾個句法特點及其消失 一、賓語前置 二、詞類活用 三、動量表示法 第三節 古今漢語判斷句的差異及其發展過程 一、上古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二、漢語判斷句的歷史發展 第四節 近代漢語新興句式的產生與發展 一、處置式 二、述補結構 第五節 近代漢語代詞系統的變化 一、第三人稱代詞「他」的產生和發展 二、指示代詞「這」「那」的由來 三、疑問代詞「什麼」的產生和發展 第四章 語音史 第一節 音韻學常識 一、音韻學與漢語的音節結構 二、聲 三、韻 四、調 五、切 第二節 《切韻》音系—溝通古今語音的橋樑 一、《廣韻》簡介 二、《廣韻》的聲母系統 三、《廣韻》的韻母系統 四、《廣韻》的聲調系統 五、從音類到音值 第三節 上古音簡述 一、上古的韻部 二、上古的聲母 三、上古的聲調 四、上古音研究中的困難 第四節 近代漢語階段語音的三大變化 一、濁音清化 二、-m併入-n 三、入派三聲 第五節 字音的演變 一、陰陽對轉 二、避諱改音 三、例外音變 四、特殊來源的字音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