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一般均衡分析及橫向轉移支付研究 謝慧明 97870102586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NT$68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一般均衡分析及橫向轉移支付研究
ISBN:9787010258645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謝慧明
頁數:3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4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上游與下游的空間均衡、生態與經濟的耦合均衡、政府與市場的主體均衡、公平與效率的目標均衡、供給與需求的制度均衡,貢獻了基於流域補償均衡論的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方案。創新觀點有:第一,明確了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城市主體,基於產業聯繫優化了跨界流域生態補償城市主體關係,突破了下游補上游的空間均衡。第二,跨界流域生態補償低效率面臨體制性和機制性成因,體制性因素主要是指環境分權,機制性因素包括主體偏好和經濟社會因素等。第三,政府支出綠色偏向決定補償規模及多元主體的出資比例,政府主導的跨界流域生態補償需財力保障。第四,跨界流域生態補償標準確定需有效市場並要求市場有效,高補償訴求和低實踐標準是長期存在並難以調和的一對矛盾。第五,制度耦合可以有效防範政府或市場失靈,橫向轉移支付方式能兼顧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公平和效率。

作者簡介

謝慧明,男,浙江省臨海市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導,寧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長三角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入選浙江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寧波市領軍人才,主要從事生態經濟學、旅遊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各類課題20多項;在《浙江大學學報》《生態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esim、Energy Policy、Water Policy,等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10餘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項,其中一等獎3項(2/5),二等獎1項(2/5)。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我國生態補償的重點政策和流域生態補償實踐
第二節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突出問題和研究意義
第三節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研究對象和基本思路
第四節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研究的重點難點和主要創新
第一章 流域生態補償的研究進展及未來趨勢
第一節 流域生態補償的內涵外延
第二節 流域生態補償的標準制定
第三節 流域生態補償的典型模式
第四節 流域生態補償的績效評價
第五節 流域生態補償的研究趨勢
第二章 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綜述
第一節 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內涵和外延
第二節 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核心設計
第三節 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前沿
第四節 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研究的若干展望
第三章 生態轉移支付及其橫向框架研究述評
第一節 生態轉移支付及其基本框架
第二節 橫向生態轉移支付的緣起與發展
第三節 橫向生態轉移支付的關鍵問題
第四節 述評與展望
第四章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的城市主體及其「身份確認"研究
第一節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探索及其困境
第二節 城市流域片區及其身份類型
第三節 城市生態系統和水生態系統服務當量
第四節 基於水生態系統服務當量值的城市主體身份
第五章 基於產業聯繫的流域生態補償主客體關係優化研究
第一節 產業聯繫視角的選擇
第二節 產業邊界效應的估計
第三節 城市產業聯繫能力測度
第四節 基於產業聯繫能力的生態補償主客體關係優化
第六章 中國生態資本存量估計及城市間橫向轉移支付方案
第一節 生態資本和生態資本存量
第二節 省際生態資本存量的估算方法
第三節 省際生態資本存量的估算結果
第四節 城市主體流域生態補償的橫向方案
第七章 新安江流域財政環保支出績效時空分異及其驅動因素
第一節 財政自主度、政府干預程度與財政環保支出效率
第二節 財政環保支出績效的評價方法及流域因素考察
第三節 新安江流域財政環保支出績效的評價結果及時空特徵
第四節 新安江流域財政環保支出績效的驅動因素分析
第八章 新安江流域上游居民接受生態補償意願及其偏好研究
第一節 流域上游居民接受生態補償的普惠性問題
第二節 研究案例、問卷設計與受償意願評估方法
第三節 新安江流域上游居民受償主體的社會人口與環境感知特徵
第四節 新安江流域上游居民受償意願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九章 新安江流域水生態系統服務的政府居民聯合支付方案
第一節 新安江流域淳安縣水生態系統服務付費
第二節 基於合成控製法的水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標準測算
第三節 基於條件價值法的水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標準測算
第四節 水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標準定價校準及其在政府和居民間的分擔
第十章 流域橫向生態轉移支付標準及主客體關係構建
第一節 橫向轉移支付及相關理論假說
第二節 基於產業發展水平的流域橫向生態轉移支付標準研究
第三節 流域橫向生態轉移支付的主客體關係構建
第十一章 垂直環境財政不平衡與流域補償責任的分擔機制設計
第一節 流域生態補償責任分擔初探
第二節 分權事實及其測度依據
第三節 垂直環境財政不平衡的測度與比較
第四節 垂直環境財政不平衡視角下的流域生態補償責任分擔
第十二章 單區域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構建及政策設計
第一節 環境稅徵收與生態轉移支付
第二節 單區域理論框架和模型構建
第三節 參數校準、估計、穩態與模擬模擬
第四節 進一步討論:環境財稅政策選擇與優化
第十三章 兩區域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構建及政策匹配
第一節 跨界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政策組合方案
第二節 跨界流域水環境政策建模的研究基礎
第三節 兩區域環境動態隨機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第四節 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模型構建與機制設計
第五節 跨地區環境治理目標及單一制度績效評價
第六節 橫向生態轉移支付和排污權交易制度的耦合效應
第十四章 跨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運行問題及其對策建議研究
第一節 加強地方政府生態轉移支付能力建設
第二節 第四輪新安江流域跨界生態補償實踐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構建第四輪新安江流域跨界生態補償機制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